2)第185章煤炭的作用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全家老少齐上阵。

  挖的快的甚至一天能挖到1000斤,少的也有800多斤,没有几天山上就堆满了黑乎乎的煤炭。

  “皇上,老百姓在山上已经挖了六天,堆的石炭有几万斤了,现在还有很多百姓从百里外赶来,”秦良玉走到崇祯面前担心道,“现在聚集在山上的百姓都有上千人。”

  “不用多久,这里都可能涌入上万人,到时候这些百姓吃饭都成问题,容易造成人员死伤,是不是暂停挖煤炭?”

  “吃饭的事,这到是个问题,”崇祯点点头,“但是煤炭不能停止,找个人过来管理就行,派人回京召田弘遇过来,让他管理这个挖煤的事。”

  “那个蜂窝煤和煤炉现在应该干了,可以使用了,叫人去拿过来,使用之后你就知道朕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挖煤,烧煤,对朝廷和百姓都是一件好事。这些天将士们都是烧柴火取暖,这附近的树木都被砍了一大片了。”

  十万大军每天取暖做饭消耗的木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古代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也指那些消失的森林。

  随后,崇祯指挥人把蜂窝煤放到炉子里烧,这个时候没有风扇,两名锦衣卫用扇子扇了半天终于把蜂窝煤点燃,还被烟熏的眼泪都出来了。

  “这个只是引火麻烦,看看现在烧起来了是不是没什么烟,”崇祯笑了笑,“以后记得在外面先烧一下,而且老百姓一天只要烧三个蜂窝煤就可以了。”

  “朕打算每个蜂窝煤卖一文钱,你说说老百姓会不会买?”

  “会,”秦良玉点点头。

  这个煤炭就是埋在地下根本不用什么成本,唯一的成本就是挖煤的成本和运输的成本。

  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明末,天灾不断,有的吃就不错了,人力成本是最低的,所以煤炭一旦大规模使用,那利润真的可怕。

  工业革命的时候煤炭和石油都是工业的血液,石油开采难度大,所以刚开始大部分都是使用的煤炭。

  比如烧煤的轮船,烧煤的火车,这些都是用煤大户。

  “这个蜂窝煤如果一天只用三块,城里的老百姓肯定会抢着买,这可比烧木炭便宜多了,”秦良玉笑道。

  “那是当然,这东西就是卖到城里用的,便宜又实惠,解决了老百姓冬天取暖的大问题。”

  崇祯笑着继续道,“你别看卖的这么便宜,一块蜂窝煤一文钱,可是京城有上百万的人口,每个人一天用一个都是大数目,朕准备成立一个煤炭司,专门管理挖煤,卖煤的事。”

  “为朝廷增加收益,多造点火炮,现在军队也多了,军费连年上涨,到处都是伸手要钱的。”

  “毕自严那老头天天在朕面前哭穷,每次见到朕都是要钱,朕在宫里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他。”

  秦良玉点点头,现在朝廷都是募兵制,招的兵每月都要发军饷,不可能说没仗打就回去种田养活自己,都是靠朝廷的军饷养着。

  这次山西剿寇,短短二个月,已经花了一百多万两,发的军饷都差不多四十万两,发的崇祯心里火辣辣的疼。

  不过他可不会克扣军饷,每次都是如期发放,而且时常有酒肉赏赐。

  “对了,李若琏和黄得功,曹文诏传消息回来了没有,半个月了,闯贼的踪迹还没有找到吗?”崇祯转头问道。

  秦良玉摇摇头,“还没有消息,闯贼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十万大军愣是没找到他们,现在大雪封山,官兵意外掉落山崖的都有几十个人,冻伤的也不少。”

  “末将估计闯贼可能早都离开了太行山,躲在哪个地方过冬呢,要不然这么多人找了这么久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有。”

  “他们也要吃饭,兴许扮成老百姓躲进附近哪个县城里了,现在官军又冷又饿都有点怨言了。”

  “我们不如留下一支人马在这里,其他人回城修整,等有消息再来吧。”

  崇祯断然拒绝,“不行,不能半途而废,我们困难,闯贼还更困难,县城里面都有锦衣卫暗中守着,他们根本进不了,肯定还在山里。”

  “朕就是把山翻过来也要把闯贼找到,告诉后勤,加紧时间把吃的送到搜山官军手中。”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