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战争债券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多少战争债券,正如皇上所说,除非大明灭亡,这个债券才没用,可是这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既然不会发生,那么这就是一个绝好的赚钱机会。

  此时午门已经聚集了556名进士,他们都提着一个包裹,纷纷和身边的人议论。

  “那么说皇上要说什么呢?为什么叫大家带着包裹,这是要我们去哪里吗?”

  “谁知道呢,等下见到皇上不就知道了,话说我还没有见过皇帝长什么样呢?是不是像书上说的英武不凡,留着胡须,戴着朝天冠。”

  “你肯定不是京城人士,要不然不会说这种话,我告诉你,皇上和咱们一样年轻,我还亲眼见过皇上呢。”

  “快和我说说皇上长什么样,我听别人说皇上好凶的,稍微说话不对就要砍头,菜市口经常有当官的被砍头。”

  宋应星也在侧耳倾听,他也没有见过皇帝长什么样,大明很多当官的都没有见过皇帝,其他百姓就更不要说了。

  渐渐的话风就跑偏了,全部都加入讨论皇帝是什么样子的。

  崇祯散朝之后就带着百官来到午门城楼上。

  “肃静!”

  “皇上驾到。”

  有太监提前来到午门维持秩序。

  “皇上来了,宋兄,快低头,不能看皇上,”只见宋应星抬头看向城楼,那里站着一名身穿黄色服饰的年轻人,李信拉了宋应星的衣袖提醒。

  “崇祯四年的恩科圆满结束了,站在这里的都是大明精英。”

  崇祯站在城楼上,看着众人大声喊道。

  做皇帝有点废嗓子。

  “知道朕要你们来干什么吗?你们都是大明最聪明的人,可能日后你们当中会出现首辅,会出现尚书,但是现在你们的见识太少了,你们之前读书只看到了书本上的内容,对于真正老百姓的生活不了解,对于大明敌人也不了解,这是不行的。”

  “朕要带你们去辽东,看看那里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看看建奴对大明的危害。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只有真正的认识大明现状,你们以后才能更好的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做实事。”

  崇祯话一停,底下五百多人就彻底炸了,纷纷议论,身后的文武官员也傻眼,按惯例这些进士都是进翰林院编书,等待外放做官。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带我们去辽东打仗吗?”

  “我们都是读书人,打仗是那些武夫的事,打打杀杀简直是有辱斯文。”

  看众人没说话,崇祯大手一挥,“你们都是读书人,是国家的希望,路途遥远朕特地给你们准备了马车。”

  这时远处数十辆马车驶了过来,见到这一幕众人一片哗然,皇上这是真的要把他们拉去辽东前线。

  立即有几人站起身对着城楼上的崇祯大喊,“启禀皇上,微臣身体瘦弱,不能长久的旅途跋涉,请皇上恩准臣在京城休养,等待皇上凯旋归来。”

  又有一名绿衣男子走了出来,“皇上,我也是,我见不得血啊,见血就晕,请皇上留臣在翰林院修书。”

  崇祯眼睛一凝,冷冷的看着站起身的五人,“还有谁想留在京城的站出来,等下就没机会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有二十三人站出来表示不愿去辽东

  这些人都听说过建奴的凶残,宁愿被皇上责骂也不愿去辽东。

  “好,好,很好……”

  “不愧是大明的读书人,”崇祯气急反笑,“你们吃着朝廷的,穿着锦衣玉服,朕只是带你们去辽东看看建奴就借口不去。”

  “如果你们当官了,遇到建奴岂不是立马就投降,晕血,身体弱,统统都是借口,朕看你们就是贪生怕死。”

  “来人,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押到大军中充当敢死队,这些人全部剥夺进士资格,永远不能当官。”

  “皇上饶命,微臣去,微臣去啊。”

  “臣不敢了!”

  这些人一听就傻眼了,连忙哭喊着求饶,可惜迟了,崇祯崇祯最讨厌这种没骨气的人,挥挥手,大队锦衣卫上前不由分说把站出来的人全部抓走。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