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郑王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要亏钱,那么就没有粮商愿意运粮来灾区了。”

  “况且一次捐这么多粮食对你们家也是一笔负担,朕不能让良心商人寒心,这批粮食朕就按市场价的二倍收购,这样你们也不会太迟亏,老百姓也能得到救命粮,其他人也愿意主动向河南运粮。”

  二倍的价格放在平时肯定是高价,可是放在灾区已经算良心价了,很多人趁火打劫把粮食价格抬高到十几倍,大明不是没有聪明人,而是总把聪明用在坑自己人身上。

  崇祯关心着河南灾情命令河南的六位藩王每人拿出十万石粮赈济灾民,不过每位藩王情况都不一样。

  福王最富,而且又得了水泥经营权,接到圣旨后当即从库房里取出十万石粮交由河南布政使张景祥。

  周王,潞王,唐王,崇王都想办法筹集十万石粮派人送到洛阳,只有郑王只送了五万石粮,他给出的理由是没有粮,朝廷都还拖欠他十几万石的俸禄没发。

  “王爷,皇上说河南藩王每人借十万石粮给朝廷赈济灾民,您只给了五万石,这不是公然和皇上作对吗?”

  郑王府,郑王妃对着郑王苦口婆心的劝道,“我们就算借了十万石粮也没有事,库房里也不是没有,皇上刚灭了建奴,威望正隆,您为了区区一点粮食就给皇上上眼药,万一惹得皇上不高兴,找个罪名把您关进凤阳高墙里怎么办?”

  “臣妾听说福王,周王,唐王他们接到圣旨二话不说就把粮食拿了出来,您可不能糊涂啊。”

  “哼,说的好听,什么借给朝廷,”郑王冷哼一声,“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这粮拿出去容易,再想要回来可就难了。”

  “而且你知道外面现在粮价多少吗?”

  “我告诉你,现在外面粮食已经卖到十两银子一石,十万石就是100万两雪花银,这还是刚开始,往后可能涨到十一两,十五两。”

  “我已经算给皇上面子了,朝廷拖欠我郑王府那么多钱也不说什么时候还,还想要我拿粮出来,别做梦了。我郑王府那么多人要吃饭,既然朝廷拖欠孤的俸禄,那孤就要自己想办法赚钱,总不能看着一大家子饿死吧。”

  “好了,你出去吧,你好好的呆在后院看戏就行,这些事不要你操心。”

  “管家,送王妃回去休息,没孤的命令不准任何人再来书房。”

  “王爷,您不能糊涂啊,钱财乃身外之物,您不要为了钱恶了皇上,”郑王妃大声喊道。

  “带下去,”郑王厌恶的挥挥手。

  随后管家把郑王妃送回后院,并且派人把后院的门锁了起来。

  “王爷,刚刚皇上派人来了,”管家走到郑王朱载壐(xi,同玺)面前,“皇上召您去洛阳面圣,那五万石粮食您看是不是送过去。”

  “不要。”

  郑王狠狠的摇了摇头,“这些粮食都是我们好不容易存下来的,凭什么他一句话就要拿走。”

  “王爷,您想想晋王的下场吧,这个时候可真不是粮食重要,而是郑王府传承最重要,”管家小心翼翼的提醒。

  郑王爱财如命,可是管家不想死啊,他听说晋王就是不舍得出粮支持皇帝剿贼,被皇帝找了个理由整个晋王府的都杀了。

  他们这些藩王哪个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如果真的按朝廷法律来,一个个都得死,就看皇帝的心情了。

  就算不死也会被废除爵位,关进凤阳高墙里面,一辈子出不来。

  郑王心里咯噔一下,管家说的没错,如果皇帝真的想杀自己,自己这不是主动给对方把柄吗?

  可是那么多粮食他真的舍不得啊,“管家,一定要送粮吗?有没有其他办法,比如本王装病不去洛阳。”

  “王爷,锦衣卫眼线到处都是,您昨天还到酒楼赴宴,现在装病太明显了,一旦被锦衣卫上报,您这就是欺君之罪,到时候就没有人救的了您。”

  一听这话,郑王刚刚还强硬不送粮食,这下彻底泄气了,不耐烦的挥挥手,“送吧,送吧,藩王也不好当啊,想过个舒服日子都不行,头上还有个皇帝压着,准备一下,本王去洛阳。”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