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8章 120急救电话_从1981年卫校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夜班、后夜班轮换,以8小时为一个班。

  抢救室因为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陈棋准备亲自上阵,在急诊科坐阵一段时间。

  另外还落实一线,二线,三线制度。

  一般当天上班的医务人员为一线,如果偶遇突发情况,或者病人爆仓的情况,则二线要在第一时间顶上。

  如果遇到重特大事故,那么以院领导、各科科主任、资深主任医师为三线的医务人员也要及时赶到医院。

  陈棋前世除了肝胆外科外,最熟悉的就是“急诊科”了。

  一来是小医生往往都需要去急诊科轮转一段时间。

  刚毕业进医院时,小医生都是跟过120,上过急救班的。

  另外一个,陈棋前世做为住院总的时候,每天都会接到急诊科的会诊,他是一天要跑好几回。

  还有他前世的死党张羽就是急诊科医生,所以对急诊科的流程和运作模式并不陌生,曾经的记忆全变成了这一世的经验。

  基建工作搞得很快,半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易则文、张兴、陈丽、杨秀秀这4人也从协和医院参观回来了。

  开业前一天晚上,急诊大楼里灯火通明。

  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都在调试着设备,以确保第二天不出意外。

  急诊科的第一名员工下班后都没有走,全部都在提前准备,有在熟悉环境的,有在打扫卫生的,有在忙着翻看工作手册的。

  对于这些医生们来说,急诊科是新事物,到底怎么玩他们心里没底。

  陈棋和郭书纪两人则还在模拟着病人,进医院后,急诊病人应该怎么处理?普通门诊患者应该怎么样引导,争取查漏补缺。

  这时候最后一批药物被送来了,陈棋将笔记本一放,撸起袖子亲自开始搬药箱。

  易则文看到后飞奔而至:“陈头,放下放下,这种粗活怎么能让你老人家干呢?”

  陈棋肩上扛着一箱子玻璃瓶装的生理盐水,咬着牙骂道:

  “滚开,老子还年轻,搬箱盐水小意思。”

  易则文看着走路歪歪扭扭的院长,都有点怀疑人生了,就这还是小意思?

  老郭同志一看陈棋都开干了,不服老的他也马上把外套一脱,跟着一起搬运起药物来。

  院长和书纪都上了,其他小医生好意思看着,于是大家一拥而上,纷纷跳上大卡车将一箱箱药物搬到急诊药房里。

  不到半小时,药房里面被塞得满满当当。

  郭老头有点发愁,指着库房里这么多箱子说道:

  “陈棋,你这野心也太大了,瞧你进的药物这么多,你对自己这么有信心?这要是病人门可罗雀,你这新院长的脸可丢大了。”

  陈棋刚在跟药房的人对接,一听老郭同志的质疑和不自信便乐了:

  “哈哈,郭书纪,你对我还是缺乏信心呀,你就等着看吧。”

  这几天院办的刘惠春可没有闲着

  她发动了整个科室的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