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37章 血流动力监测仪_从1981年卫校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于是便好奇地问道:

  “小同志,你们这台仪器好奇怪,这几个数据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曹俊男一听就乐了,心想你还沪海专家呢,之前还对我们各种看不起呢,原来你连个数据都看不懂呀?

  “噢,是这样的,这些都是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指标,比如这是中心静脉压指标,这个是肺动脉楔压指标,都是用来指导液体复苏的监测指标,让医生能够了解机体血流状态,准确评估烧伤休克液体复苏效果。”

  邓长乐眼睛一亮,他是听说过这些指标的,但是第一次见,于是追问道。

  “小同志,就比如这个中心静脉压,你们是怎么做评估的?又是怎么根据不同指标做出调整的?”

  “这些指标说破了其实很简单的,比如当中心静脉压小于50m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提示患者存在休克,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那我们就要加大补液量。

  当中心静脉压大于100mmH2O时,表示容量血管存在过度收缩或可能有心力衰竭,这时候我们就要停止补液,如果病人已经有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我们会立即利尿、扩血管处理。”

  邓长乐马上就听出了这个监测仪的先进之处,进一步追问道:

  “也就是说,你们在给这位病人补液的时候,需要补多少液体完全是根据这些指标来进行的?”

  曹俊男点点头,继续指着几个数字说道:

  “我们陈院长说了,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另外病情也有轻重缓急,所以补液量的多少,公式只是一种初步的估计,而不能盲目根据公式来补液,他称这个是个体化补液。

  尿量、血压、脉搏、精神状态这些指标的确重要,但并不能精确反映补液量是过多还是过少了,陈院长的意思就是要我们科学、系统、规范、精确进行监测,而不是大概毛估估。”

  听到这里,邓长乐再想想自己团队对于补液的监测是那么粗糙,那么落后,那么不科学。

  同时也把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并且还机械的照抄书上的公式计算补液量,而没有从病人个体需求这个角度出发。

  邓长乐想到之前陈棋骂他们时,指责他们给迟善军的液体量太多了,多到病人根本没办法承受,直接导致病人心衰和肺衰。

  也许是真被他陈棋骂对了。

  想到这里,邓长乐就觉得自己嘴里非常苦涩,背着手低着头默默走出了烧伤病房。

  曹俊男眨了眨眼睛,心想你这就走了?我都没介绍我们用了什么进口药,还没显摆够呢。

  早上的越中火车站出口处,走出来5个干部模样的老年人。

  带头的一个小老头拉住一个火车站工作人员问道:

  “同志,请问越中人民医院坐几路公交车过去?远不远?”

  工作人员看对方是知识分子,态度也挺好,指着车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