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回 计划之外_在战火中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9回计划之外

  东北的冬天,白雪皑皑,千里冰封,寒色青苍,短日冷光,来自西伯利亚的呼啸的冷空气把这片白山黑水搅得周天寒彻。

  一队队穿着半截棉大衣,外面披着白色床单的人民军步一团官兵,他们头上戴的狗皮帽子,在狗皮帽子里面,剃的溜光的光头上套着一副只露出两只充满杀气的眼睛和紧抿着嘴唇的白色棉布头套;手上戴着只有右手食指为单层棉布的棉手焖子,脚上登着用生牛皮编成的皮乌拉,在皮乌拉里面,絮着东北三件宝之一,自然发热、柔韧的“乌拉草”;小腿上打着绑腿。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于12月6日佛晓以前,均到达了指定的阵地,潜藏在事先建设好的预设阵地内。

  团长曹阳带领步兵1营和炮兵1营以及特种兵教导大队一连,进入了这条日军必经之路的山沟北侧石头口,道士洞,后大岭一带,准备在战役发起后,对日本关东军的左翼发起攻击;

  副团长赵全胜带领3营和炮3营以及特种兵教导队2连,进入了沟南侧的预设阵地,准备对进入这条山沟里的日军右翼进行攻击;

  在副团长杨威带领工兵营和炮2营以及特种兵3连,在这条山川的东侧出口,小土门一带潜伏,作为预备队,准备“补漏”。

  新兵营和后勤补给营,在团参谋长李墨和副团长陈勇久的带领下,集中在长春以南的范家屯一带,等日军撤出长春后,接管长春。

  刘汉武带领机械化步兵营和步兵2营在长春东南15公里永昌镇,负责跟尾随撤退的日本关东军,待战役发起后,从后面对关东军发起攻击。

  为了在零下30多度的气温下,保持战士充足的战斗力,避免冻伤,减少非战斗减员。在预设阵地建设时,就搭建了很多“地窨子”式的藏兵洞。在这些藏兵洞里面挖了一些无烟灶,便于每个排都能轮流在藏兵洞的地窨子里烧水,做饭和取暖。

  这样人民军的官兵们就可以在冰雪中潜伏时,轮流的到这里休息。保证在这数九寒天里,冰天雪地中的官兵们,能喝到热水,吃上热饭,轮流睡觉。而又不暴露自己的行踪。

  与人民军步兵一团相隔一天,日军第2师团第3步兵旅团和第15步兵旅团9000余名官兵,也按照撤退计划,于12月6日晚21时,分别从长春东部的大南屯和太平山出发了。

  在月光下,他们冒着来自西伯利亚呼啸的寒流,趟着白天刚刚下过的一场末过膝盖的大雪,背着沉重的行装,抬着伤员,“嘎吱、嘎吱”艰难的行走在空旷茫茫的东北大地上。

  整个队伍死沉沉的,缓缓的向东移动着。失败的阴影笼罩着关东军每个官兵的心头。

  在日军第2师团第3步兵旅团第29联队服役的上等兵藤井五郎,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