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 再谏楚王_我在春秋不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言甚是。寡人因一时之怒而差点错杀好人,实乃寡人之错,寡人日后必定改之!”

  就在刚才李然才向他说了楚文王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故事,他此刻自然是记得的。

  此时,李然则继续言道:

  “如今钟离虽破,然楚国大业未成,大王若想光复楚国,仅靠这一时之武功,显然还远远不够。”

  “所以臣还是请大王谨记‘克己复礼’四字,日后当以仁道内逸庶民,外和诸侯。如此方成王者之道。”

  最终的问题,始终还是要回到“克己复礼”的这一层面上来。

  如今的楚国看着虽是强大,可这种外强中干的强大只是绣花枕头而已,李然和楚王自己其实都十分清楚,在楚国给世人所留下的极为强硬的姿态下,其实整个早就已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了。

  一旦陡生一星半点的意外,楚国的这种表面的强大便会立即轰然倒塌,而后续也将无一人能够再力挽狂澜了。

  而他李然,却迟早会离开这里的。所以,届时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是他所能掌控得了的。

  但是话又要说回来,他毕竟也已经在这里待了一年有余,楚国如今的一切,包括楚国的强大,也都有着他李然的一份功劳。

  所以,他如今反倒是也有了几分不舍,竟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杰作”会有朝一日会就此崩坏。

  “先生难道还是认为我楚国应该走周王室的老路么?”

  听到“克己复礼”四个字,楚王的眼神微微一怔,而后眉头紧锁。

  “大王,礼乐虽崩,然人心亦恒。”

  “成大事者,若不能怀有谦卑恭敬之德,对世间万物不怀揣敬畏之心,日后必将为其所反噬。”

  “周王室立国数百年,文武之道何以兴,厉幽之道何以废,只‘礼’一字,可谓是居功厥伟,所以,还请大王莫要小觑啊。”

  “楚国之道若不循其礼,便是不应天地之势。其兴也勃,亡必也忽。大王既是为楚国百年而计,当知如何取舍。”

  周王朝的礼乐之道,乃是整个华夏土地上最为鲜明最为古老的特征。

  历朝历代,也没有哪一个君主敢在这件事上说个“不”字。

  但凡明君,都必定要以礼行事。正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此素来被奉为邦家所以大兴之至理。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周礼本身的内涵虽然也发生了些许的改变,可终究是万变不离其宗,周礼的核心思想却始终是一以贯之的。

  这便是古人留给后世之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不过,此时的楚王显然还并不认同周礼之于这个时代,乃至后世的重要性。

  毕竟他是生在一个如此礼乐崩坏的时代。他所看到的,都是礼乐崩坏后所带来的种种恶果与丑陋。

  楚国作为周王室比邻而居的大国,它可是眼睁睁的看着周王室是如何一步步的走向衰微的。

  所以,显然周人的那一套东西,在楚人看来,其实也并没有多么的高妙。

  可听得李然如此一言,他却又有些犹豫,因为他相信李然在这件事上应该是不会故意诓骗于他的。

  “寡人志在光复我楚国霸业,倘若周礼确与我楚国之道相应,寡人自当从之。”

  这或许已经是楚王所能够做出的最大限度的承诺了。

  一向对周礼嗤之以鼻的他,也很难对周礼有怎样崇高的解读。

  李然闻声,也知这已经是楚王所能做到的极限,当即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已经说完了。

  楚国未来究竟会去向何处,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前进,那显然都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他做到了对自己的问心无愧。

  从楚王大营出来以后,李然望着天边斜阳,点点星光隐藏在落日下的最后一抹余晖之中,乾溪的山风在弯弯绕绕后终于拂面,泥土和草木的芬芳一时让人神清气爽。

  看着外边的百花齐放,李然亦是不无感慨: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时节啊。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