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零九章 运输成本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长12各部分的造价上来看,芯一级造价是7600万左右,如果成功回收一次,就意味着成本剩下二分之一。

    成功回收10次,成本就是十分之一。

    而且新版本的长12,有效载荷又小幅度提升了一些,达到了吨左右。

    这种成本优势,有利于国内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比对手更加的游刃有余。

    想想就知道其中的差距,对手的发射成本,至少是长12的三倍以上。

    这意味着,同样的发射规模下,我方只需要付出三分之一以下的成本;而在同样的投资规模下,我方则可以发射至少三倍于对手的航天器。

    如果是西洲联盟的运载火箭,那坑爹的成本,就足以活生生将他们自己拖垮。

    因此在目前的航天竞赛中,黄修远最不担心的对手,就是西洲航天局,他们内部的扯皮,高昂的成本,就直接第一个出局了。

    反倒是露西亚和天竺,如果给他们补上短板,还真有可能追赶上猎鹰,将运输成本压下来。

    不过他们仍然不是长12的对手,双方真的不在一个量级上,如果未来的超级运载火箭完成,双方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黄修远通过多足机甲,在总装配车间逛了一圈,然后向薛思强问道:“月球探索计划安排得如何?”

    “下个月,我们打算发射三颗中继卫星,作为月球探索的前哨,之前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并不是专业设计的探测器,使用寿命最多坚持到明年,新卫星必须及时跟上。”

    听到薛思强的回答,黄修远思考了一会,建议道:“其实我们可以先搭建一个高轨道的空间站,作为日后登月的辅助空间站使用。”

    薛思强摇了摇头,无奈的回道:“这个想法,其实我也思考过,只是暂时经费预算有限,再造一个高轨道空间站,压力有些大。”

    “不如这样吧!高管道空间站由我的雄鹰航天负责搭建,反正我这边需要做一些太空的科研。”

    薛思强一愣,提醒道:“修远,你确定?这不是开玩笑的,可能几百亿都不一定够用。”

    “放心!我心里有分寸。”

    “既然如此,那就提前祝贺你们成功。”

    俩人在聊天的时候,这一次发射任务,也进入了倒计时中。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