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来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蛋白石纳米结构层,同样是利用了特殊纳米结构,对光波的共振效应。

  这种蛋白石纳米结构,可以提升硅纳米层的共振效应,从而提升载流子的产生数量,而载流子的数量,其实就是太阳能发电量的内在核心。

  提升一倍的载流子激发量,就意味着发电量提升了一倍。

  当然,这个技术仅仅可以利用在光伏发电上,对于光热发电是没有效果的。

  而之前蜗牛工业的硅纳米光伏发电效率,是%左右,这还是技术进步后的效率,之前一开始的时候,光伏的效率只有28%左右。

  也就是说,蛋白石纳米结构层的应用,直接让光伏发电效率,才%提升到%。

  加上光热发电的%,太阳能发电的综合效率,提升到%的新高度。

  黄修远赞叹不已:“这是革命性的提升。”

  “我们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没有高效率的光伏基础,蛋白石纳米结构层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陈建先谦虚的回道。

  黄修远也没有想到,自己不过稍微提了一句,光能研究所就真搞出了一个如此强大的技术。

  在他的未来记忆中,自然有关于蛋白石纳米结构层的技术,不过未来的蛋白石纳米结构层中,也仅仅只能将光伏发电效率提升到%左右。

  显然陈建先团队,在蛋白石纳米结构层的研究上,超出了未来的范畴。

  黄修远摇了摇头:“不,你们的技术确实是革命性的进步,目前这项技术,是否具备低成本量产的?”

  “董事长,我们正在尝试,不过需要一段时间,当前蛋白石纳米结构层的造价,还相对比较高。”杜金华解释道。

  “大概多少?”

  杜金华也露出一丝无奈:“每平方米蛋白石纳米结构层,生产成本大概在万元左右。”

  听到这个价格,黄修远也知道偏高了:“这个价格确实挺高的,不过航天领域可以考虑一下,民用产品需要降低成本。”

  “我也是这样想的。”杜金华点了点头。

  而陈建先等研究员,同样明白这个成本太高了,一平方米成本就要万,对于成本有限制的民用领域,明显会拉长成本回收周期。

  而在不计成本的航天领域,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接下来,陈建先在实验室内,演示了模拟自然环境发电,果然发电效率提升到非常多。

  普通光伏板、复合型太阳能电池板、超复合型太阳能电池板,三者在同样的光照环境下,产生电能密度差别巨大。

  普通光伏板是14%左右。

  复合板是%左右。

  超复合板则是%左右。

  在同样的光照下条件下,超复合板一片相当于普通光伏板五片,蛋白石纳米结构层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对于国内的发电系统而言,将可以进一步挖掘太阳能发电的潜力。

  黄修远考完模拟测试后,向杜金华吩咐道:

  “金华,这项技术潜力巨大,你们要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将生产成本压低下来,只要每平方成本低于一万,就可以进入民用了。”

  杜金华应下这件事:“明白,我会向科研部说明情况,让他们加大光能研究所的研发经费。”

  “对了,如果高效率版本,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降低成本,可以考虑压低效率,只要性价比最高,效率低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董事长高见,我们一定努力。”陈建先急忙回道。

  这个技术的出现,确实给黄修远带来一些惊喜,同时也证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现在的科研条件下,存在超越未来的可能性,也证明他大规模投入的科研经费,正在加速催生一系列新技术。

  说不定,他一种心心念念的抗中子技术,也有可能被研发出来。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