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开始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污染物处理后,还是可以重新利用的。

  另一边。

  当天下午。

  那125名赎罪人员到达营地后,钟长鸣开始组织特训,准备过几天,让他们进入反应堆内部,将堆芯一点点清理出来。

  放射性非常巨大,加上那高达两千多摄氏度的温度,任何机器人都难以靠近反应堆内部。

  因此人力进入其中,成为了唯一的可行方案。

  惊恐又无奈的赎罪人员,在一处废弃运动场改造的训练场中,穿上简易的外骨骼,这是专门改造的无动力外骨骼,就是为了应对高辐射、强干扰环境下,普通外骨骼无法使用而设计的。

  采用了超轻量化材料和设计,整套外骨骼装备只有公斤。

  不过这仅仅是外骨骼的重量,要进入高温高辐射的反应堆内部,他们必须配备隔热层、防辐射层,以及氧气瓶、手动机械式制冷器。

  整套设备没有任何电子设备,连拍照都改用复古的机械式照相机。

  为了抗辐射耐高温,工程师们也是绞尽脑汁,尽可能又单纯的机械结构设备代替。

  时间飞快,一个多星期过去后。

  从南海调过来的大型造陆船,开始在海边工作起来,将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盐杂质、纯净水分离。

  然后迅速造海堤,这条海堤的建造,是将盐类混合着附近的海底泥沙,再加入造岩剂,加上一层氯化钠—氧化硅,以及最后的硅纳米镀层后,形成的一体化建筑物。

  这种超级公路的建造材料和模式,可以迅速建设,同时可以抵抗地震,目前国内的核电站,已经全面改用一体化的超级建筑物,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不会轻易出现问题。

  而与此同时。

  在核电站的反应堆周边,4台页岩油钻孔机,也早就开始了钻孔,目前已经打了两百多米。

  沈星海和刘欣,站着大型吊机上,俯视斜下方的反应堆,反应堆上面已经被混凝土封住。

  但作为核安全专家的沈星海,却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只要反应堆内的堆芯不处理,那这个水泥棺材,迟早要被撑爆。

  因为堆芯仍然在源源不断的发生核反应,那些本该变成电能和热废水的核能量,此时正在不断累积在反应堆内部。

  这也是为什么,东电不断抽海水灌注反应堆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内部积热。

  而高温的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那混凝土安全壳很容易发生二次爆炸。

  而这些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由于直接接触核燃料,必然因为中子照射,有一部分碳、氢、氧发生了同位素转变。

  刚刚完成初步训练的赎罪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安全壳上打了一个孔,然后插入一条排气管,又将钻孔的间隙密封起来。

  排气管连接到公里之外的放射性物质过滤车上,将其中有放射性的原子分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