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性能,显然比不上金翅大鹏号+长11,但这个项目必须继续研发下去。

  因为长13除了大气层内发射之外,还计划在外太空分级组装,即在空间站上组装后,作为来回月球的超重型飞船使用。

  按照航天科工和雄鹰航天的规划,长13会分解成为5个部分,通过金翅大鹏号发射到天宫空间站上,然后将5个模块组装起来。

  近地轨道组装型的长13,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将提升到1880吨,月球轨道有效载荷则可以达到940吨。

  如果是作为来往于近地轨道和月球轨道的交通工具,将改变当前月球飞船返回载荷过小的问题。

  目前月球飞船要返回蓝星,燃料必须精打细算,返回近地轨道的最大载荷,减去飞船本身的各个系统,可以额外带回近地轨道的重量,大概只有~吨左右。

  这还是无人运输飞船,如果是有人的飞船,这额外载荷大概只有~吨左右。

  如果飞船人员超过5人,有效载荷进一步下降。

  显然这不符合航天发展的战略需求,必须让月球飞船,可以承载更大的载荷,返回蓝星近地轨道。

  长13就肩负着这个重要任务。

  别看这款运载火箭在大气层内,综合性能平平无奇,如果改用近地轨道组装,那它可以1艘飞船顶10艘长11月球飞船。

  这种在近地轨道空间站上组装的飞船,是实现快速建设月球基地、月球城市的重要手段。

  黄修远也知道项目时间太紧了,可是他也没有办法。

  现在诺亚会也非常疯狂,今年以来,对方硬生生发射5枚新土星五号,其中爆炸了2枚,成功了3枚,初步在月球建立了一个24吨左右的小型无人基地,以及5颗月球卫星。

  另外还有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波音、蓝色起源等公司,也在NASA庞大资金的刺激下,重新开始重建新空间站——诺亚方舟号空间站。

  至于西洲联盟和露西亚,则拿着国际空间站缝缝补补,至于月球方面,他们几年只发射一颗探测卫星。

  这种全面的太空竞赛,看得一众小势力目瞪口呆,别说奋起直追了,他们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而蓝星的国际格局,也在这种大浪淘沙的冲击下,逐步形成三大阵营,即大中华联邦、美洲联合体(诺亚会)、新西洲联盟(西洲联盟+露西亚)。

  至于其他的小虾米,不是三大势力的傀儡,就是缓冲区,或者是博弈区。

  全球的热点区域,从亚太地区转移到了环锡兰洋地区,特别是锡兰洋西北地区的波斯湾、红海,更是乱成一锅粥。

  三大势力在该地区犬牙交错,陆续爆发了好几次代理人战争。

  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地面上的明争暗斗也没有丝毫停歇,甚至为了抢夺资源,让一些行为,变得更加明火执仗起来。

  大中华还好一些,毕竟有各种新材料、高效的元素提炼技术,本身对外部资源的需求量不大。

  下场抢夺资源的手段,也相对温和隐蔽,更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遏制诺亚会获得更多的资源。

  而诺亚会的手段则凶残很多,直接撕破一直以来的虚伪面目,疯狂掠夺各种稀有资源。

  很多地方的资源,都被诺亚会采用毁灭性的方式开采。

  特别是环大西洋沿海地区,诺亚会将5支航母舰队都布置在大西洋。

  这些掠夺来的资源,被他们投入航天和军工领域,在巨大压力下,诺亚会的实力也在疯狂膨胀着。

  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种疯狂和压抑中,第一次冷战时代的那种社会气氛,又一次出现。

  而很多聪明人,已经看出一次冷战的决定性因素,就在太空上。

  如果哪个势力在太空领域上,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那只能成为失败者,而且这一次竞争,比以前更加残酷,甚至决定了文明的未来。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