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基因,就是那万不稳定基因,这一部分基因太容易突变了。

  外部环境一改变,就可能导致这些基因突变。

  李明宇团队也是费尽心思,才初步测定了这一部分不稳定基因。

  不稳定基因的测定工作,不能做到具体基因功能的测定,只能对于该基因的大概类型、功能范围、可能突变的方向,进行初步的测定。

  就是这样模糊不清的测定,都让李明宇团队一百七十多名研究员,前前后后忙碌了两年半时间。

  黄修远看了一遍大概的基因图谱,他很快就明白了李明宇团队的核心方向。

  从荧惑真菌的基因蓝图上,可以看出李明宇团队,是将荧惑真菌的稳定基因,放下研究的核心方向中。

  他们并没有在不稳定基因上钻牛角尖,而是将重点放在稳定基因那一部分。

  在确定了稳定基因的基因序列后,又通过基因之间的关联性,锁定了一部分不稳定基因的变异极限范围。

  黄修远非常看好李明宇团队的思路,与其死磕不稳定基因,还不如通过稳定基因,实现触类旁通的可能。

  显然他们成功了。

  毕竟生物的基因序列,很少是一个孤立的系统,生物的基因序列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链条。

  这就是基因链概念,基因片段之间环环相扣。

  其实这也是一个理念之争。

  有基因学家认为,单个基因代表特定功能;也有基因学家认为,单个基因除了本身表达的功能,还会和其他基因一起,形成系统功能。

  显然作为东方人的李明宇团队,他们比较认同后者的理念。

  即基因本身有特定功能,又和其基因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功能,另外这个整体系统功能,极有可能不是一层,而是多层叠加组合。

  例如:基因A、基因B、基因C,三个基因本身有三种特定功能,这种基因功能,称为“单体基因功能”;

  而A+B,又形成一种整体系统功能,这种功能称为“初级系统功能”;

  如果是A+B、B+C,两个初级系统功能再次组合,它们可能又会形成更上一层的系统功能。

  这种不断叠加的基因,才是构成生物体复杂生命状态的本质。

  宇宙的本质是套娃。

  基因的本质同样是套娃。

  其实这是宇宙基本法决定的。

  黄修远之前一直反对大面积推广“转基因农作物”,就有这方面的顾虑,人类对于生物基因的认知度,还处于相对贫瘠的状态。

  很多基因学家带有一种盲目的傲慢,当然这背后还有资本兴风作浪,才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迅速在全球各地种植。

  但这其中的风险非常巨大,生物基因是一个有机整体,按照西方科学界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

  那就是农作物不耐干旱,就从耐旱生物的基因中,切下所谓的“耐旱基因片段”,将这个片段替换进去。

  只是这种行为,忽略了生物基因的整体性。

  不仅仅对农作物这个物种本身,可能产生可怕的基因污染,还可能将这种基因污染,扩大到整个自然生态圈中。

  或许对于生态圈而言。

  祂可能不会在乎。

  但对于生存在其中的人类而言,这绝对是灾难性的后果,別以为人类有多么了不起,人类其实非常的脆弱。

  无论是火星来的荧惑真菌、还是周期性的冰河时代、或者黄石火山突然爆发、或者超大小行星撞击蓝星。

  这些事情对于蓝星本身而言,祂其实并不在乎。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人类引爆所有的核弹,最终只能毁灭人类自己,蓝星可能连板块都完好无损,失去人类的生态圈,不用几百年,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傲慢才是生存最大的障碍。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本书可能月底完结!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