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八五章 进贡和回礼_鉴宝秘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腻、洁净,加工性能良好。现今蓝田县开采的蓝田玉,被雕琢成各种工艺品。如茶具、酒具以及玉枕、玉镯、健身球等,销往全国各地。

  李商隐的一句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成就了陕西的蓝田玉。“玉暖蓝田”这个蓝田玉品牌即来源此名诗!

  蓝田在得名之前,不过是终南山古驿道上的一个小山庄。庄上有一个穷书生叫杨伯雍。他年轻好学,心地善良。当他看到过往旅客长途跋涉经过此地。缺少歇脚喝水的地方,便搭了一个蓬草凉亭,供过往旅客喝水用茶。

  他光棍一人,一干就是三年。

  一天,一个老汉身背碎石,因劳累过度,栽倒在凉亭前。杨伯雍急忙把老人搀扶起来,喂水喂饭,救了老人。杨伯雍问寒问暖,欲留老人多歇一个时辰。老人说:“有事在身,不宜久留。”然后把他背的一斗碎石给他,说:“别看这些碎石头,你种在地里就会生出玉石,还能娶一个好媳妇。”不等杨伯雍答谢,老人便消失了。

  杨伯雍依照老人的叮咛去做,果然地里生出一斗玉石,后来,他用玉石做了五双白璧做聘礼,娶了一位善良贤慧的徐姑娘。但是这地方山多地少,遇到天旱,粮食减产,农民忍饥挨饿,苦不堪言。杨伯雍和妻子商量,便把自家的玉石分发给百姓下山换粮,以度灾年。穷山庄产玉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时官匪勾结,把地里的玉石一劫而空,杨伯雍一家和村民的生活也成了问题。

  原来,杨伯雍救过的那老人不是凡人,而是太白金星。当他得知地里玉石被官匪掠走后,便托梦给杨伯雍说:“晴天日出入南山,轻烟飘处藏玉颜。”从此,只有知情人才在深山觅得宝石。官匪只能采得未长成玉的蓝色石,这是一种次等玉。

  当然,这只是神话故事而已,象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不过这也正是体现了蓝田玉本身的美好价值。

  当然,蓝田玉与和田玉也只是珠宝的一部分而已,这里面甚至还有田黄石、鸡血石、玛瑙、琥珀、珍珠等等华夏所产的材料制成的珠宝,不过用鉴字诀看了之后,历史都不短了,应该不是抗战时候的东西,估计最少也应该是明清,甚至可能更远年代。

  尤其是其中一些东西,张天元在国内都没有见到过,或者说非常稀有,就比如说那种五色的古玉打造出来的漂亮的观音像,这东西即便是在国内,也从未有过,最起码目前没有发现过,这可是上好的五彩玉,而且还是属于羊脂玉,不是翡翠,而是明显产自和田的和田玉。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做工张天元却在国内见过,通过鉴字诀可以发现。这东西绝对是华夏的工匠制作而成的,就是不知道为何会出现在缅甸。

  他想了想。这里面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