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二九章 治不了杨丰还治不了你们?_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杨丰的承包计划,老朱答应的很痛快。鐜

  这是好事。

  他实际上真有点不想再维持会宁都指挥使司的驻防……

  当然,不是说撤销。

  而是将会宁都指挥使司和会宁卫迁到龙泉府,龙泉卫在龙泉府城,也就是珲春,所以把会宁卫和会宁都指挥使司都可以迁到清津,这样运输就方便了,可以全靠海运。而原本会宁那边封给会宁卫所属的那些兀狄哈千户,给他们拆分成一个个羁縻卫,依然隶属会宁都指挥使司,允许他们到吉林城去贸易。

  至于明军到吉林就行。

  有木轨通到吉林,以后向吉林的运输是稳定的。

  而且吉林终究靠南些,尤其是南部已经可以形成稳定的农业,目前木轨沿线军铺,驿站,护路队都是垦荒种田,毕竟后来叶赫部在这一带也能维持一定的农业。然后在那里维持一支水军,整个松花江流域也就可以保证控制权,更何况那里还有杨丰的垦荒区镇压着。鐜

  关键是没有维持的战略需要了。

  短期内根本看不到残元有东归的可能性。

  倒是朱元璋在考虑西征。

  毕竟打完安南之后,明军就没有大的战争了,而且北方各军这些年其实也一直没有大的战争,现在火器大量普及,他也想试试能不能来个穷追猛打。

  就是这西征的统帅……

  朱棣?

  但朱允熥不同意。鐜

  而其他也没有能放心的。

  总不能让蓝玉上吧?

  剩下那些将领都没有这种战略级别的远征能力,至于朱棣现在的身份并没什么妨碍,因为马和下东洋至少得花一整年时间,这期间朱棣并没什么事,就是在扶桑等着,完全可以抽过来搞一场西征,总之朱元璋目前一直在计划当中。

  如果这次能大捷,那残元真就只能被赶到中亚了。

  这样明军驻防吉林,以水军控制松花江沿线,然后在沿海继续保留最远但补给却更容易的鲸海卫,需要时候还可以逆流而上,和吉林水师共同控制松花江沿线,而且有龙泉府这个战略支撑,朝廷必要时候可以水运向会宁快速增兵。龙泉府同样也有牡丹江的水运,实际上是松花江上游,中游,出海口三个点的控制,鲸海卫就是奴儿干城。

  三个点的基地都可以获得稳定的后方补给。

  两个海运一个木轨。鐜

  所以控制力没有削弱。

  成本却锐减。

  说到底会宁那地方,真要比起来都不如扶桑。

  朝廷在扶桑可不用投入。

  不但不用投入,在扶桑甚至可以靠着征税满足驻军需求,毕竟那些土司们都是要交税的,而且制定的税率远超西南土司,比如哪怕水西安家这种顶级土司,一年也就两千石,可扶桑那边每年光伊达家就要向大明交两万石稻谷。

  他还不是最高。

  最高的是会津的芦名家,需要每年交三万石。鐜

  这都是杨丰给定的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