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二二章 汉贼不两立_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燕王率领他的迁徙大军,风尘仆仆开始西行的时候,大明科举改革后的第一批进士诞生。

  数量很多。

  总共一千两百名举子,居然考中了八百人。

  当然,主要是考题简单。

  按照杨丰的出题标准,算科基本上目前新学的小学毕业,中进士就完全没有任何压力,毕竟算科进士也就是个最高二元一次方程的水平。农科进士需要懂点农田水利,简单的农业机械,育种授粉,肥料这些知识也就足够了。工科进士要求高些,毕竟这个基本上都是那批大学生的,所以物理化学,机械知识这些都得懂。

  而最终的进士名单里面,那五百赐举人的先帝门生,包揽所有工科进士。

  一百五十人。

  各科进士数量并不相同。

  文科进士最多,这个一共两百五十人。

  农科两百人。

  算科两百人。

  工科一百五十人。

  兵科因为专业性太强,总共五十名进士。

  他们除了部分进入兵部,剩下都是要分配到五军都督府,各处都指挥使司,在那里充当一个新设立的参谋职务。

  至于这个职务的工作内容……

  没有工作内容,就是跟着主官打杂,相当于秘书,不过这些参谋都有单独奏事的权力,所以也可以说是监军,总之他们的工作内容几乎可以说无限,哪怕是都督指挥作战他们也可以跟着。

  现在人少不重要。

  但以后会源源不断考出,这些兵科进士会进入所有卫所,最终变成卫所里的流官。

  相当于武举了。

  至于正式的武举,这时候并不存在。

  这时候有对世袭武将考核,也就是卫所军官的子弟,在应该继承他们上辈职位时候,需要对他们进行考核看有没有资格继承,而他们考核通过就是世袭的武将了。但这个职务是给世袭武将的,平民无缘,底层军户则只能指望打仗时候军功,所以兵科进士就成了平民,底层军户在非战争时候晋升武职的重要途径。最终从下面卫所,到五军都督府,到兵部,都形成这样一个流官集团,并逐渐掌握真正权力。

  那时候就可以对卫所系统下手进行改革了。

  说到底卫所系统必须改革。

  但目前大明卫所系统都处于战斗力足够强的时候。

  所以并不迫切。

  毕竟这时候卫所将领还都是很能打的。

  又不是明末那些纯农奴主。

  至于其他四科,都有对应的系统分配,算科进户部,但户部可不只是京城户部,这个系统在各地分司,税收系统,仓储都归户部,严格意义上说银行也归户部管辖……

  指导。

  甚至新成立的南洋公司,也是户部指导。

  户部在南洋公司还有股份呢。

  工科进工部。

  工部同样也不仅仅是京城的工部衙门,各地官营的矿山,铁冶,工程营造,统统都是工部的,就连倭国的石见银山都是工部下属的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