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0章 咱得给父皇上请罪书_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希望诸位,可谨记横渠先生的至理名言……”

  “谨遵郭长史之命!”

  一众读书人都不由满脸动容道。

  年轻的读书人,除了极个别外,都还是充满激情与热血的。

  朱棣再次笑呵呵说道:“好了,诸位都快去看书吧,咱也是第一次观看书院与藏书楼,可要好好看上一番。”

  “燕王殿下请!”

  “学生等人便不打搅殿下了……”

  一众读书人连连说道。

  见此,朱棣微微点了点头,便带着郭安,往楼上走去。

  等到朱棣等人上了楼,一众书生们便快速散开,急忙翻看他们刚刚翻看的书籍。

  很快,藏书楼内,便直接安静了下来,只有一群瞪着激动的眼神,屏住呼吸,如痴如醉翻看书籍的读书人们。

  对于读书人来说,要是能阅到一本让他仰慕许久的书籍,便会欣喜若狂。

  而现在,整个藏书阁内,至少有着成千上万本他们仰慕许久的书籍名著。

  他们已经高兴的快要癫疯了。

  在这个时代,虽然纸张与印刷技术都已趋于成熟,但对于寻常百姓,甚至是一些富户来说,还是会有难以支撑。

  因此,很多人想要读书,求学,大多数都是靠着学堂内学的知识,再者便是家学。

  自然而然,人们都很喜欢藏书,很多家族都喜欢藏书,家族越大,传承越是久远的家族,家中藏书越多。

  只要是读书人,都会下意识的搜罗各种书籍,将其藏于家中,还秘不示人,只给子孙后辈阅读。

  这就导致,哪怕是再显赫的家族,家中藏书也不会有很多,毕竟仅凭一个家族的能量,根本搜不来多少书籍。

  仅仅藏书阁里面的这些书籍,郭安可是借用了燕王府、刘家、郭家,还有整个北平府的士绅、官吏、商贾,还有京师那么多大臣……

  是以,哪怕是刘微远、聂子实等人,看着眼前这浩瀚书海,也是咂舌不已。

  他们这一生阅读过的书籍,都不及眼前这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

  “此书院,宁毅造的好啊!”

  站在藏书阁的一角,看着藏书楼内的盛况,刘徽远忍不住满脸赞赏的感慨道。

  “这是自然。”

  一旁,郭父一脸自豪的点着头。

  “还请不要喧哗。”

  一旁,有人皱眉提醒道。

  刘微远与郭父几人也不恼,而是抱歉一笑,便往楼上走去。

  他们年轻之时,要是有人敢打扰他们看书,或许比那年轻人还要生气。

  楼上,朱棣并不喜欢看书,不过他喜欢看堆满书籍的藏书阁,还有那些正如饥似渴的阅读着书籍的一众读书人。

  因此,他基本上就像是走马观花一般,带着郭安与道衍和尚几人,一路直接爬到最顶层,才停了下来。

  “书院如此盛况,不枉咱花了那么多钱。”

  站在走廊处,俯览整个书院,朱棣满脸满意。

  郭安回道:“殿下满意便好。”

  “只是,如此大的书院,日后必定会有更多的读书人,甚至是稚童来此读书。

  如此,为了维持书院,咱每年又得花多少钱财!”

  说着,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郭安微微一笑,“但是,如此一座书院,每年又会有多少稚童启蒙完成,又会有多少读书人学以有成?

  殿下为书院院长,他们不论如何,名义上都是殿下学生。

  如此,日后要是再有读书人敢毫无根据的指责殿下,便会有上千名,甚至是上万名殿下的学生站出来,为殿下正名。”

  “嗯?”

  听此,朱棣眼睛一亮,“如此,咱在大明……”

  说着,朱棣也意识到什么,脸上笑容缓缓收敛。

  “郭卿,咱不应为书院院长啊!”

  郭安道:“但是殿下已经成为院长了!”

  “唉……”

  朱棣重重叹息一声,“咱得给父皇上请罪书啊!”

  ……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