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1章 抢购良稻_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旁的一些北平府商贾富户们,顿时满脸感激。

  郭长史与燕王殿下心中还是想着他们这些百姓的。

  ……

  “启禀殿下,郭长史,农场所有稻谷都已经收割完。”

  这时候,丁尚满脸喜色的走了过来。

  “甚好!”

  朱棣脸色一喜。

  丁尚又道:“殿下,此次,我农场稻田亩产最高者,为五百一十五斤!”

  “五百一十五斤?”

  朱棣脸上喜色更浓,“赏,此次农场所有人都重赏。”

  “多谢殿下。”

  丁尚也是一脸喜色。

  而周围,一众商贾富商们,也都是满脸震撼,他们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听过亩产这般高的稻谷?

  如此,他们收的一千斤良稻,要是卖到南方那些大户士绅手中,定然可以大赚一笔。

  想着,一众人都不由满脸兴奋。

  一个个都是直接购买一千斤良稻,还包括那些北平府的那些士绅们。

  等到了天色渐黑之时,整个农场的二百亩良稻,除了留下自用的那五千斤之外,其余的九万斤良稻,已经全部售卖一空。

  甚至,还有些赶来的士绅与富商们,站在一旁满脸懊悔。

  他们只是迟来了半日,竟然一斤粮食都没给他们留下。

  相反,朱棣则是满脸大喜。

  九万斤良稻,直接售卖出九十万斤粮食的价格,甚至其中还有一半,都是换取的粮食,此次大赚!

  一旁,郭安见此,心思微动。

  “殿下,府下还有两个农庄,四千亩良田也都种植着良稻。正好,眼下有这么多的富商还都想要购买良稻,那两千亩良稻可否也一并售卖了?”

  听此,一众富商都满脸感激的看了一眼郭安,随即满脸期待的看向朱棣。

  朱棣微微点头,“卖!农庄的良稻可以不限数量。”

  “多谢燕王殿下,多谢郭长史!”

  一众商贾脸色大喜。

  尤其是一个个后来的商贾,更是满脸欢喜。

  随即,一个个都连忙下去,开始吩咐下面的管事,去调集钱财。

  哪怕是借,他们也要借到足够的钱财。

  ……

  “殿下,郭长史!”

  就在朱棣与郭安等人准备回去之时,沈庄突然钻了出来,拦在马车前。

  “沈伯熙?”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你有何事?”

  沈庄连忙说道:“小人恳请殿下,可否单独将一个农庄的良稻全部售卖给小人?”

  “一个农庄?”

  朱棣眼中精光一闪,“你可知,一个农场便是两千亩良稻,能收割出多少斤稻谷来?”

  沈庄一脸自信,“启禀殿下,小人已经算过,两千亩良稻最多一万石。”

  朱棣问道:“如此,你还要购买?”

  沈庄肯定的点着头,“殿下,小人家中田亩比较多,正是需要这番良稻作为种子。

  另外,小人家中在南方,也是认识不少富商士绅,那些人想必也需要这些良稻作为稻种。”

  “可!”

  朱棣直接点头,“你明日便可带人,来王府。”

  “多谢殿下!”

  沈庄大喜。

  回去路上。

  朱棣问道:“郭卿,你可知沈伯熙购买了多少农场的良稻?”

  郭安说道:“应该有着三四千斤吧。”

  “哼!”

  朱棣脸色微沉,“此人也是奸商。”

  郭安道:“殿下,只要他不祸害农户便可。反正,他沈家良田有着上万顷。

  正好,用我府上一个农庄的良稻,换取他沈家两万亩的稻谷。”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郭卿要让沈庄用稻谷来换取良稻?”

  郭安道:“殿下,我燕王府如今可不缺钱财。仅仅只是用一万石的良稻,便可换取十万石的粮食,对我北平府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朱棣微微点头,“如此,咱给他沈伯熙便宜一些,也不是不可以!”

  郭安微微点头,“殿下,沈家财大气粗,应该不会在意那些。另外,剩余那个农庄,微臣也建议殿下让那些商贾用粮食来换取!”

  “可!”

  “殿下英明!”

  ……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