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四章 京师好大雪_锦衣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边也可以裁撤部分的兵马,这个不知道要节省多少,但边镇裁撤,兹事体大,尽管万岁爷和各位公公都很动心,可还是要你这边先拿个大概的章程出来。”

  九边重镇,每年京师这边过去的银子就接近四百万两,这差不多等于如今的田赋总和而且算上九边自筹,每年大明要在他们身上耗费近千万两这是午极重的财政负担。

  偏生九边重地,不可有丝毫的轻忽大明就算不赈济内地的灾民,不兴修水利,也要优先保证九边的供应。

  但自从王通灭掉了俺答部,攻下归化城之后,大明中枢上下突然发现,所谓的北疆变换,居然是这样的纸老虎,而且因为俺答部被灭,归化城突入北境腹地,为了防备这个方向上的草原部落而设置的五个边镇都可以裁撤,这每年可以节省下来多少银子,让大明的财政轻松许多。

  从前谁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自坏长城,可今日王通一说,草原上的各个势力本就是在不断的被削弱打压,渐渐的都要被消灭,再且从灭掉俺答部一直到这一年多来对草原上部落的掠夺,都和这些边镇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靠着团练和乡勇来做成。

  大明每年花费这么多的银钱在边军身上,到了最后却是靠着没有花朝廷银子的一干人不断的取得胜利,有了这个计算,那还要你边军有何用,就算边镇兵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这么多年只能死守不能向外开拓,这也是说明他们无用,或者说这个设置本身就有问题,需要改变。宫里的人,从万历皇帝到各个内廷衙门的公公们,对王通都有一种认识,或者说是一种迷信,那就是大能。

  既然王通能够提起这件事,那么他肯定有解决此事的办法,能者多劳,既然这件的大利国家,而连大家都想做,少不得就要派人来问问。

  对邹义的问话,王通也只能苦笑回应:

  “我也不过是临时起意,就和万岁爷说了那么一句。”

  双方对视而笑,笑完之后王通才开口说道:

  “既然陛下和各位公公对此有意,王某这边也要去查访一二,总要有个详细的数字出来,才好交给宫中,还要请部公公回去复命,说是此事急不得,最少也要半年才能拿个章程出来,毕竟九边跨地万里。,,

  既然王通这样说,部义也没什么可讲的,只是闲聊了几句,就笑着告退。

  ………………

  一直到了十一月的下半,王通的家眷已经全部回到了京师,归化城那边也没传来什么别的消息,和王通预料的差不多,吃了亏的察哈尔部未必敢大举报复,真要是互相动员起来,察哈尔部一点便宜占不到,甚至会被其他大部趁机吃掉。

  十一月二十五这天,京师的大雪已经是下到了第二天,若是年景不好,这样的大雪下两天,京师和邻近州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