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3章 杂交水稻_从黄巾小兵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稻上面。

  杂交的概念,如今农科院的人已经知道。

  而楚歌只知道有杂交水稻这个东西,距离当初的袁爷爷是怎么试验出来的,他其实并不了解。

  好在有这个概念,只要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总归能试验出来的。

  他一声令下,下面的人自然全新投入。

  为此,楚歌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谁要是种出了朕想要的杂家水稻,赏金万两,官升三级,赐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好家伙,这话一出,就是其他不是农院的官员都想亲自下地种田了。

  赏金不重要,官升三级也不重要。

  可若是被陛下御赐牌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那可就是名垂千史的大事了。

  工部治下农科院的人,一时间像打了鸡血,一个个在大太阳底下,亲自挽起裤脚,踩着水田开始耕种。

  “陛下,这世间真有粮种可亩产千斤之多?”

  面对楚歌的描述,李儒等人还是不敢置信,要知道如今的粟米亩产才200多斤,这可是五倍差距。

  若是真有这样的稻种,天下哪里还会有人饿死?

  一众人走在田垄上,看着农科院的人低头干活,楚歌笑道:“眼见为实,朕说有,你们未看到之前,自然是不相信的。”

  众人对视一眼,连道:“臣等不敢,只是乍闻如此祥瑞,心中既期待又忐忑而已。”

  楚歌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他们的怀疑。

  回到府衙,一众人离去,楚歌留下郭嘉和李儒。

  他开口问道:“文优,这些日子朕在江南,发现这难民日日不绝,怎么,大明的情况很糟糕?”

  李儒道:“陛下,自四月崇祯上吊后,大明宗室虽在南方建立南明政权,可大明在有心人眼中,已算亡国,南方士人和百姓对南明朝廷无有信心,是故百姓越发往南逃离。”

  楚歌点点头,又问道:“可有李自成和清兵方面的情报?”

  李儒道:“李自成自山海关被清军打败后,就退出北直隶,退往西南地区了,至于清军,自入关后,就颁布了‘剃发令’,放言明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话落,郭嘉不由笑道:“这满清人,还真是嚣张,难道不怕明人不满。”

  李儒也笑道:“确实引得明人不满,清军在不久后就废除了此令。”

  楚歌摇头道:“满清收回成命,不过是立足未稳,他日站稳脚跟,必定会再起此心。”

  楚歌可是记得很清楚,在真正的历史上,明年,多尔衮等人就会继续发布剃发令,而且还有会易服令跟着。

  如今大乾上下都知道自家陛下讨厌草原的人,听了楚歌的话后,郭嘉笑道:“若是无有我等,大清兵锋或可泯灭南明朝廷,可来年我大乾东出,自可断送满清国祚。”

  楚歌笑道:“奉孝此言甚是。”

  想了下,楚歌又道:“朕打算趁此空闲回一趟洛阳,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们了,你等可继续收集明地情报。”

  郭嘉和李儒对视一眼,起身恭敬道:“是,陛下,我等恭送陛下。”

  有了回去的心思,楚歌把内政事宜托付给荀或后,很快坐铁甲舰西上。

  蒸汽船的速度很快,几天后,楚歌就沿长江到达荆州地区。

  随后在荆州转道火车,一路上,虽然有沿途的官员闻听陛下到来。

  可楚歌归心似箭,哪里有时间和这些人寒暄,地方的情报,他往日里也有监察院递上来。

  况且匆匆间也了解不到什么,所以,楚歌此次行程当中没有召集各地官员。

  等官员赶到的时候,往往听说陛下已经出发离去,不由遗憾未见陛下圣颜。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