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初出茅庐_从黄巾小兵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黄巾小兵开始第九十六章初出茅庐

  金人的东路军和大宋军队开始短兵相接的时候,楚歌也开始了行动。

  大乾一直以来的战术思维,都是拒敌于国门之外,没有等到敌国进攻再反击的道理。

  西路军一动,北方的情报人员就把消息层层传递了上去,李儒知道后,立刻告诉了楚歌。

  楚歌当即下令徐荣率领西凉军北渡黄河,在黄河北部占据一个战略支点。

  这样的战略支点北方多的是,虽然金国拿下了燕云十六州,可靠近南边的一些地方只是名义上的占领。

  他们不过派了几个金国官员和一些军队前来看守罢了。

  西凉军北渡后,楚歌又下放了命令,让汤阴、安阳等地的农兵运粮北上。

  农兵运粮是大同军刚创立时,军队不足的时候,一般后勤转运等工作都是交由战区附近的农兵来。

  之后,随着大同军地盘扩大,军队扩招,大乾成立后,举国上百万军队,人员足够的情况下,已经不需要农兵运粮了。

  而地方上的农兵制度虽然保留了下来,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象征,让百姓在战乱年代强身健体的同时,在农闲时候,政府好组织人员做一些建设。

  楚歌估计,随着大乾地盘越大,和平越近,早期的农兵制度迟早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废弃掉。

  不过这次来到大宋疆域,不可能把国内的士兵全部带过来,能跟随而来的基本上是精锐和抽调的军中骨干。

  大部分士兵需要随地征招,如此一来,粮草转运的工作自然就交给了后方的农兵。

  另外一个原因是楚歌得知岳飞现在是自己麾下的农兵枪术教头,自然需要借此机会让后者进入大乾军队,好展示他隐藏的天赋。

  “听说了吗,北上运粮一趟,表现好的立马给提升为正兵。”

  “嗯,村头告示栏上是这么说的,俺也去问过村长了,这消息不假。”

  “那你要去吗?”

  “当然要去,运运粮草而已,俺有的是力气,回来当了正兵,粮饷也拿的多了。”

  “那一起去报名。”

  “走走走,快走,不知道限不限人。”

  早些时候,大同军当兵吃粮的待遇就羡煞了这些农兵,听说北上运粮一趟,回来就能被优先提拔为正兵,自然是群情激动,想要报名北上运粮的人络绎不绝。

  黄昏时刻。

  岳飞结束了一天的指导工作,和王贵在家门口告别。

  “娘,爹回来了没有。”

  岳飞推门而进,手腕一抖,手中沥泉枪飞射而出,插入院中兵器架上纹丝不动。

  他继续往里走,堂屋里,母亲正摆放着碗快。

  往碗里瞧了一眼,岳飞微微一笑,话说大同人来了后,家里的伙食倒是好了很多,鸡蛋、猪肉时有见到。

  若天下人人如此,这江山还是给大同人做为好。

  他和父亲一样,经过起初的茫然,眼看着汤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