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5章 若是不服,则兴兵伐之_大唐之镇国皇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阵阵秋风的吹拂,原本翠绿飞柳叶儿也渐渐变黄了,一片片柳叶如刀,纷纷落下,独留下光秃秃的枝条儿在秋风之中萧瑟的舞动着。

  柳树上嘶鸣的寒蝉发出最后的凄婉鸣声,似乎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走到尽头。

  每当李愔行经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之中,看着往来如织的人群,看着青砖黑瓦,朱门高阙,不知不觉竟然有一种不真切感。

  发生在初夏的那一场谋反,说到底还是李愔胜出了。

  这恐怕是李渊、李泰想象不到的吧!

  原本二人无所不用其极熟料最后,却被李愔捡了个便宜,这倒还真是应和了老子的那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李泰的那些亲信被解除了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三个职位。

  其帐下诸客,皆迁岭南。

  至于李李愔,这位之前的魏王,以庶人的身份发配。

  随着李泰的离开,原本的魏王府势力也渐渐消散了。依附于二人的官员贬的贬,外放的外放,一些年纪大的官员自己上表乞骸骨。

  而这些人空出来的位置,很多留给了李愔。不久之后,想必李愔会提拔上来一批自己的人吧!

  待京师之中渐渐平静的时候,李二却是受到了一份关于吐蕃和吐谷浑的情报。

  这吐蕃还有吐谷浑等异族,在听说了大唐在突厥建立都护府之后,纷纷对大唐这样的做法有些不满。

  开始大力的整顿军备,招募士卒。营州都督张俭多次抓到了那些秘密进入大唐地界购买武器的外族人。

  面对这些人,大唐毫不手软,见一个杀一个,却遏制不住这种势头,也消灭不了那些商人贪利之心。

  根据传来的情报,吐蕃已经开始将大军往南调遣了。

  当李二看到这份情报时,不由微微沉吟了一下,看来一场大规模战争又要开始了。

  当李二将这份情报告知李愔时,李愔面色阴沉的沉默片刻,接着蓦地大声笑了起来。

  “最好是一起来,正好一起收视了,一雪我中华之耻!”

  李二听了这话,默默不语。

  前隋炀帝三征高丽,折兵百万,无数汉家儿郎埋骨辽东,这段历史,后人每每思来,让人嗟叹不已。

  炀帝之后,高祖之时,中原尚战乱,难以抽身以报雠仇。

  贞观初年,大唐四境不宁,而诸夷尚且恭顺,李二一来忙于戡平四夷,二来实在找不到借口对其一战。

  三来其各国联合,穷国之兵,逾五十万,要和这样一个国家打仗,须得准备数年。

  如今,经过一次次战争,一场场打仗,大唐北面的草原之上,突厥已经拿下,草原之上再没有像东突厥那般强大帝国和部落了。

  就只剩下薛延陀这个跳梁小丑。

  大唐南边,一直以来便很宁静。

  值得一提的是,当岭南的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首领相继去世之后,李世民便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