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八章_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痛苦摸索得出的治理良方,这孙子,咋就那么喜欢消消消呢

  【其实不止照磨,很多地方的经历司也被他裁了。它的主要作用的公文手法,是地方衙门的标配之一;在军卫里会更突出一些,是军卫里的唯一文职人员。

  经历和照磨同属于“首领官”的行列。

  这些首领官,在某些时刻,有着幕僚的特制。得到主官肯定的“首领官”总会在本来的职权范围上,又增加了很多东西。

  行政权力不断扩大,重要性不断凸显。有“一署之喉襟”之称呼。

  这种幕僚,是中央选派,具备着直接向中央负责的意义。他们和主官的关系就很微妙。他们是朱元璋派下去牵制主官的,又得分担主官的工作。

  结果就出现了主官视幕官为仆隶,夺印自配;首领官“与本官相抗”,互不信任,权利此消彼长的情况。】

  老朱皱眉:“这就是咱的目的!若是上下沆瀣一气,地方百姓怎么办?唯独这样,百姓才可从他们的上下其手中,喘上一口气。咱不循旧制,在地方上创办三司,目的也是这般。他们舒服了,咱岂能舒服?百姓岂能舒服

  【明代中后期,有点类似咱们消费主义抬头,社会风气有点趋于捧高踩低。

  照磨等首领官由于品级低、任职人员的出身低(非进

  士),总是受人歧视,而新的“幕宾”即主官私人聘请的辅佐人员,不吃公家饭的人大肆走上了历史舞台。

  成一时风气。那些主官觉得,我自己养的人,帮助更大。

  阳明公还评价过,认为“凡荐贤于朝,与自己用人又自不同。自己用人,权度在我,故虽小人而有才者亦可以器使。

  这种现象的泛滥,使得后来衙门里的首领官被大量裁撤——照磨亦是其中的被淘汰者,不过侥幸还有不少保留。】

  虽然同样都是出于冗官冗员的目的裁撤。但被光幕这么一说明,连朱元璋,都觉得难受了。朱棣说:这应当就是那‘绍兴师爷’吧

  老朱大怒:“好啊,都是那些江南读书人!真是个祸害啊!这些祸害,便随着他们的散布,出现在了大明的每个角落,蚕食咱大明的大好河山,吞噬咱大明百姓的血肉啊

  在场江南读书人:

  江南读书人很想说,不要地图炮啊。不要说得这么恐怖。您这么一说,岂非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老朱又重重喝到:杨士奇!杨士奇一激灵。

  老朱:你既想出了南北榜,怎么就没想出遏制绍兴师爷的办法呢

  其实并没有听过南北榜的杨士奇:

  【怎么说呢,站在现代的官职架构回望古代。真的!很怪啊

  审计就该单独审计,监察就该和纪委r监察委那样专门负责反腐倡廉、党风政风处理。案件处理啥的,那是法律系统去处理。这种都该独立于民生的职能,也都该拥有差不多地位的重要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