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6章 捍卫中华,保家卫国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檄文》。

  在整个檄文中,并未提及一句,要天下人效忠于他,而是为民族、为天下百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崇祯又联想到,如今大明的内患外辱,心中很快就形成了结论。

  “为中华,御外侮!”

  “为大明,击胡虏!”

  “为百姓,守安宁!”

  崇祯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好!”

  “陛下圣明!”

  温体仁、张维贤等人齐声叫好。

  孙承宗也拍案叫绝。

  “民族有了,国家有了,百姓也有了,大善!”

  云逍赞许地看着崇祯。

  终于忽悠……洗脑,不,教育成功了。

  云真人倍感欣慰!

  崇祯心中颇为得意。

  朕也有很有才学的!

  云逍说道:“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捍卫中华,保家卫国!”

  崇祯心中默念了几句,颔首道:“日后大明的军队,就以这八字治军!”

  大臣们纷纷称善。

  在这‘朕即天下’的时代,国家和皇帝、朝廷是一体的,崇祯和大臣们自然不会排斥。

  并且这八个字,与儒家提倡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间并无冲突,反倒是延续和细化。

  因此很容易被天下人接受,也容易被将士所接受。

  “光是空喊口号,肯定是不行的。”

  “还需要向军人灌输国家民族的观念,让他们明白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以理想信念将他们凝聚在一起,这样的军队,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人,也绝不会崩溃!”

  云逍继续给几人洗脑。

  效果很明显,崇祯和大臣们纷纷点头。

  “最重要的是,要让军人享受与职责相对等的地位和荣耀。”

  “保家卫国,士兵们连个家都没有,怎么去卫国?”

  “朝廷把他们当做是牛马一样使唤,他们又如何会认同这个国家?”

  云逍的这番话,让崇祯深以为然。

  孙承宗也算是被彻底说服。

  接着云逍又谈了兵政改革的大致框架。

  从军事领导体制、军队的组织体制与编制、后勤保障、兵役制度、军法体制等方面。

  云逍不是内行,也只能说出一个大致的方向。

  孙承宗、李邦华这两个行家,都是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其他体制,都可以一步一步来,但是有一件事,要立即着手安排。”

  “将政委……不,从文官当中遴选一批军政官,落实到军队的最底层!”

  这一武装思想、克敌制胜的法宝,云真人自然不会忘记。

  “军政官?”

  崇祯等人面面相觑。

  孙承宗眉头大皱,说道:“这与监军有何分别?”

  为了确保皇权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大明自永乐年间开始实行监军制度。

  随后的历代皇帝,无不大力完善和强化监军制度,逐渐形成了庞大而又严密的宦官监军网络。

  无论是镇守军,还是卫所军,或是京营军,宦官监军的势力无处不在,上至都督,下及把总,各级将领均处于监军的有效监管之下。

  大明之所以皇帝能长期控制军队,未出现武将专军乱政的局面,监军制度是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监军制度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