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太子(2)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是代替了这个孩子,看了一下那劄子的内容。

  很简单,很干净的文字。

  正是如此,没有留下任何空隙和可供人利用的地方。

  而宰执签押的花字,也都是规规矩矩,没有任何错漏。

  向皇后放下心来,便命人将劄子,送归高太后处。

  高太后自然清楚的看到了这一切。

  但她也没有多想,更不愿意去多想,也不可以多想——向皇后如今可不仅仅是皇后!

  她还是皇子、以后的太子、将来的天子的嫡母!

  不是有名无实的嫡母。

  而是实实在在的,得到了皇子孝笃、亲昵,也得到了德妃朱氏当面亲口交托皇后抚养、教育和照顾的嫡母!

  自古以来,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皇子的地位,因向皇后而拔高。

  而向皇后的地位,则将同样因为皇子变成太子、天子而不断拔高。

  于是,高太后接过粱惟简递回来的劄子,然后对帷幕外的宰臣们说道:“老身与皇后,已经大体赞同诸位髃臣的奏请,只待官家醒转,便着人报与官家!”

  “在官家未醒之前,还需请诸位髃臣,仿治平故事,留宿于此!”

  帷幕外的群臣,当即集体持芴而拜:“臣等同奉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旨意!”

  便一个個如同木头一样,笔直的矗立在殿中。

  高太后见了,连忙吩咐粱惟简:“且去命人,给诸位髃臣赐座!”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

  君前做事,自当有坐。

  群臣纷纷称谢,然后按着班次,分作东西两府,各自持芴敬坐。

  自然,高太后也不会让他们安坐。

  于是,对帷幕外的群臣道:“却是要叫诸位髃臣知道,皇子延安郡王,不仅纯孝笃礼,自皇帝服药后,便日抄佛经两卷,日送福宁殿中,为皇帝祈福,兼为老身、皇后、德妃祈祷!”

  “更是好学精俊,不止读通《论语》、《孝经》,甚明圣人之义,更求学于老身之处,老身尝命有司以《春秋》付之,不意皇子聪俊至极,不止尝读《春秋》圣人微言大义,犹能阐发仁圣聪哲之言!”

  “老身尝以皇子之言,付学士院曾学士,学士观之,赞曰:皇子聪俊仁圣,自古罕见,臣窃见皇子文字,虽汉明少时不过如此!”

  “老身妇孺之辈,不明圣人经义,然则皇子所为,却是需要告知诸位髃臣!”

  说着,高太后就命人,将赵煦这些日子来,抄写的佛经,一卷卷的从御前取来,送去与帷幕外的宰臣传阅。

  又命人去庆宁宫里,取来赵煦所献春秋经义文字。

  宰执群臣,先是传阅了赵煦所抄佛经。

  因为赵煦这些天,每天都献佛经两卷于御前。

  所以,群臣得以人手分得一份还要多。

  大家各自拿着经书,看着那一行行端正的馆阁楷书,每个人都是赞叹连连。

  王珪的幞头下,汗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