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0 电池的预热跟比尔来华_佛系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

  这不是开玩笑的,一些高端数控设备,尤其是自带操作系统的那种,光是学习如何进行基本操作都要近一、两个月的时间。即便这些研究生、博士生都是熟手,一个月的磨合期也少不了。

  闲下来还能到电池实验室那边搭把手。

  好在需要帮忙的地方并不算多。

  忙碌的考试季过后,整个高能固态电池项目组所有成员都成了畅享科技的临时员工,人事部门在征得小组成员同意之后,专门在公司内部给他们安排了四个集体房间。

  这样吃住都可以在公司内部,基本上能完美的利用这个暑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之中。

  不提真出了成果能带来多少经济方面的收益,有名师每天盯着,基本上一个月磨合下来,实验室里各种操作却是可以滚瓜烂熟。

  起码就动手能力来说,肯定不逊与研究生了。

  对于王宇飞来说也有好处。

  虽然现在每天小组成员还是会例行的在试验结束后开分享会,但已经不会把资料整理出来通过邮箱发给王宇飞。

  但王宇飞却可以从后台服务器上直接调取所有实验室数据跟资料,还能通过各种视频资料直接还原所有的实验室操作过程,甚至更方便。

  所以王宇飞也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量子超脑这块,当然每天晚上还是会固定浏览一遍高能电池这块的进度。

  其实最关键的材料部分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并不是很复杂。

  但韩景昌明显是抱着指导孩子们成材的心态来的。

  光一个实验室守则问题,任何一点违规,都会严加训斥,顺带着反复指导。

  这直接导致前期的进度比较慢。

  按照王宇飞的预估,接下来起码一个月才能研究出内部材料搭配的最优比。

  不过没想到,虽然前期韩景昌的严格要求拖慢了进度,但之后速度却是快了起来。

  尤其是整个高能电池研发小组内部积极性极高。

  虽然公司没有规定任务进程要多久,但大概因为几个孩子都太兴奋了,加上年轻人精力旺盛。得到指点之后,能力也大幅度提升,竟然越往后速度越快。

  韩景昌基本上每天都是早上赶到实验室,大概晚上七、八点准时下班。

  但韩景昌下班之后,八个孩子一商量,干脆分成两班,轮流加班抢进度。

  一班跟着韩景昌的作息走,另一半起码在实验室奋战到凌晨一、两点,然后认真做好所有实验笔记,记录所有数据后才一起回寝室休息。

  能这么认真跟拼命,大概率也跟一帮孩子想跟神秘导师领导的团队别别苗头有关。

  毕竟按照韩景昌的说法,他们是在那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获得现在这一成果的,这足以说明他们背后有个看不见的敌人在追赶着他们。

  这时候,之前的神秘导师成了他们拼命钻研的最大动力。

  就这样,仅用了大半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