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3章 马灯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会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高产期。

  随后,等到这批新矿道的潜力耗尽了,又会陷入低谷。那时候,又需要调集大批工程师和出动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新的矿脉,开凿新的矿道。若是找到,就会迎来新一波的高产,否则,矿山则开始没落……

  马林记得,哈茨山的银矿貌似是开采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因此,在现有开采条件下,戈斯拉尔银矿想要没落很难。因为,资源量摆在那儿呢。

  如今,矿井抽水的难题已经被蒸汽机和抽水泵解决了。那么,只要避开地下水主脉,就能一直开采下去。

  只是,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井下开采,难度实在太大了。其中,井下照明就是个很大的难题。

  在这个年代,井下照明一般采用火把。矿工们持着火把下井,然后,在挖矿的时候,把火把插在作业区的墙壁上,提供光明。或者,用蜡烛或油灯什么的。但论光亮,还是火把效果更好些。

  只不过,插在墙上的火把,非常忌讳潮湿。如果矿道的顶部潮湿渗水的话,火把很容易被滴水浇灭。

  因此,这个年代的矿井,新的矿道在开凿出来后,需要通风干燥一段时间,才能开始作业。除了出于安全考虑,也有防止矿道顶部的渗水浇灭火把的原因在。毕竟,没有了照明,几十米上百米的深井里是没法干活的。

  就比如这几万匈牙利壮丁开凿的新矿坑,要等好久才能开始挖矿呢……

  马林皱了皱眉头——照明防潮?除了后世的电灯……对了,马灯!

  马林忽然想起来,在90年代,农村电力很不稳定。因此,家家户户都备有煤油灯。那个年代,华夏油价很便宜,汽车也非常少。使用煤油灯,比手电筒要划算多了。因为,当时的手电筒只能使用干电池,没电了就要去买新的电池,成本不小。所以,除了晚上出远门办事,一般人晚上都不太使用手电筒,而是使用煤油灯中最适合携带的一种——马灯!

  马灯其实就是一种可以用手提着,也可以挂在墙上的煤油灯。之所以叫马灯,貌似它在19世纪时被赶夜路的美国西部牛仔挂在马鞍上用来照明,故称为“马灯”。

  因为马灯的灯芯周围包裹着一个玻璃罩子,所以,马灯是不惧风雨的。小时候,马林甚至看到风雨交加的晚上,有渔船把马灯挂在外面照明行船。甚至,还能用马灯在晚间吸引鱼群入网……

  说起来,马灯的结构非常简单——底部是金属的底座,也是装煤油的地方。然后,上面连着灯头和灯芯。而灯头四周,则是一个用金属条固定的玻璃罩子,可以往上提开更换。而顶部,则有向四周的出气孔,为马灯和外界进行空气交换。同时,因为角度问题,也避免了雨滴进入内部……

  上辈子,马林还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