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2章 招贤令_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镜子,随时自审大明吗?

  范子淹猛然瞪大了眼睛,说道:“他们竟然敢?!他们就不怕有人觉得以前的朝代好,造大明的反吗?”

  说的时候,他还看了一眼外面,小民翼翼的,生怕被人给听到了。

  若不是大明已经传了好几代了,天下稳定,否则他连这种话都不敢说,就怕自己因为说错了话被人抓去砍了头。

  “那你觉得是以前的朝代好,还是大明好呢?”巨子范鄂望着孙子,问道。

  范子淹认真想了一下,还真让他数出了不少“好”出来。这个朝代这个好,那个朝代那个好,只要不是太差了,总能挑出一些优点。

  “可他们再好,却没有一个优点——敢把从炎黄时期的历史都写在当朝历史上,让天下人学习。”若没有一定的底气和自信,根本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顾清菱敢拿出来,说明她对大明的实力十分自信。

  可想想近两年大明的变化,巨子范鄂也不得不承认,大明确实在悄无声息的蛮好。

  老百姓的餐桌上多了土豆、红薯、玉米,学会了水稻种植,学会了堆肥,也学会了间苗法。红薯人出场,就叫许多农人惊喜。

  它不仅产量比水稻高,种植也方便,随便什么地都能种。就是是自家田坎上,种那么几棵也能收获。

  因为不挑地,屋前院后也能种,藤可当菜,红薯可做主食,人可吃,猪可食……

  或许红薯不如水稻饱人,吃多了还放屁,据说长期只吃红薯还会吃出一个“营养不良”之类的。可对于当下连吃都吃不饱的老百姓来说,什么叫“营养不良”?

  巨子范鄂表示:从来就没吃饱过,谁在乎那个?

  现在的重点是填饱肚子。

  有填不饱肚子的人,也有填得饱肚子的,因此镇上多了厕纸、铅笔、笔记本、风扇……这些东西丰富着老百姓的生活,也让他们尝到了一点生活的甜头。

  就是巨子范鄂自己,他用过柔软的厕纸之后,就不想再用硬梆梆的厕筹。

  关键是这东西还便宜,几个鸡蛋就够他们家用好久了。

  大明在变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到是。”范子淹无法反驳。

  巨子范鄂又道:“你知道这些书是谁给我的吗?”

  “谁?”

  “崇亲王妃。”

  “她不会想用这些书来收买你吧?”

  “不,她用的是农学院的院长之位。她告诉我,未来书香院下面还会开设各个学院,其中有农学院,想要请我去做院子。”

  范子淹惊喜:“那这是好事情啊,爷爷你答应了没有?肯定答应啊,这种事情谁会拒绝?爷爷不是一直盼着恢复农学往日光辉吗,这可是大好机会。”

  “但她还告诉我,她想要恢复的不只是农家,而是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

  范子淹:“……”

  等等,诸子百家?!

  “我是送上门的第一块招牌。我问她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她给了我这些书……”巨子范鄂的视线重新落回了《大明历史》、《我是大明人》,说道,“她说,以后但凡进书香院的人都要学这几本书,只要他们学了这些,他们就是大明人,就再也不用担心有人造大明的反了。”

  “就赁几本书?!”

  “是思想,一个我是大明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

  那天和孙子范子淹聊完,巨子范鄂又见了农学的其他人。

  大家反应差不多,全部被巨子范鄂带回来的令牌给震撼到了。原以为崇亲王妃只是想要建一所比较大的书塾,召点能干的人帮她干活。

  正好自家是学农的,虽说不一定可以重现往日光辉,但若能正大光明出现在人前,安安心心研究种地的事,也挺好的。

  他们老了老了,眼睛一闭也就算了,可他们有子孙后代。

  他们已经这个样子了,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更加落魄无望。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