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雨亭_我种地种成了世界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的贡米,都遵循着这个原则。”

  林一南如今作为农大最年轻的教授。

  对于这种常识性的事,更是了解。

  就是……

  苏若若怎么口水都要流出来的样子。

  “我吃过古代的贡米,那味道真的好极了。”

  苏老那么大的能力,弄点古代贡米吃,自然不难。

  林一南听到这,多少也有些好奇了。

  “回头让温老多弄来点研究标准。”

  搞农业的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就是在吃的这方面。

  都很到位。

  贡米这种东西,对于温老来说,并不困难。

  只是多少的问题。

  苏若若的口水顿时流的更厉害了。

  厨房这里,彻底交给小五就行了。

  呆的人多了,反而支棱不开。

  林一南到是带着苏若若,来到新修建好的院子转转。

  三进院变五进院。

  其中有一进的院子,彻底成了粮仓。

  而另外一进,则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绝大部分,都来源自系统空间。

  林一南到是走到了个亭子前,望着房顶不断留下来的水,相当满意。

  苏若若的眼中,则充满了震撼。

  “这是什么?”

  “古籍记载中的自雨亭。”

  苏若若捂住了嘴巴。

  “修建过程中,在高处意外挖出了泉眼。”

  “又引来了山顶的溪水,汇聚到一起,浇在这亭子上方。”

  “水从亭子的周围奔流而下,形成水屏风,夏日呆在这亭子中,便不觉炎热。”

  林一南对于这自雨亭,还是相当满意的。

  这是唐代比较流行,林一南废了好大的力气,才彻底复原出来。

  光是其中的机构,就请了不少人设计,花费高昂。

  水流更是能导入两个部分。

  一是这个凉亭,二是不远处的屋子,最终泉水全部落入池塘,形成活水。

  “只可惜,现在不是炎热夏日,体现不出太好的效果。”

  苏若若充满了惊奇,左右观看着,仿佛是个看见好玩的小孩子。

  “古人避暑的方式,真的太厉害了。”

  林一南不由点头。

  那都是总结了数千年的智慧。

  怎可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就能抹去其中的价值呢?

  “这自雨亭需要地利,并且耗费巨大,使用的时间短暂,真正能制作出来的不多。”

  苏若若看着看着,略微有些遗憾。

  “这是属于古代贵族才能用的,贫民百姓用不起。”

  林一南微微摇头。

  “寻常百姓,自有寻常百姓的避暑方式。”

  林一南推开了房门,指着地面上许多带有孔洞的地砖。

  “你将手放上去看看。”

  苏若若好奇放了上去,眼睛充满了惊讶。

  “有凉风,这地底是空的!”

  林一南点头。

  “这是利用地下的冷空气,来保证室内的温度的。”

  “现在许多乡下,都会在屋子中挖地窖,到了夏天,地窖中的凉气就会升到屋子中。”

  “当然,也有人在室内打井的,井水中的凉气,也会让屋子相当凉快。”

  苏若若听得相当好奇。

  她越发感慨古人的指挥了。

  只是现代人都住楼房,安装空调。

  没有了这种便捷的纳凉条件。

  只是,就在林一南介绍的时候,不知道那来了股风,门被彻底关上。

  一时间,孤男寡女,共处静室。

  无人能扰。

  苏若若顿时变得有些慌张。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