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7章 民兵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趁着南阳分田,会选拔贤能充任。但分田一事,及县邑乡里,涉猎甚广。尤其是丈量土地方面,所需人力众多。如今南阳有邓恭帐下将士协助,尚不彰显遗漏。但若轮到关中、益州,朕总不能将全国兵马分派下去,帮助国土台丈量土地啊。其次,便是田是分了下去,但国土台一走,乡里又无人镇守,黔首黎庶挡不住贪官污吏、士族豪绅的侵蚀。朕可不想,前脚刚走,后脚糜烂。”

  说到这里,徐荣心中已经大概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地方军权的扩张!

  国朝的军队规制,除了军中编制外,其实并没有突破秦汉以来的制度。秦时,有郡国兵,有南北中央三大主战军团。汉时,是由南北军和郡国兵构成强干弱支的形式。而国朝,依旧是野战军与守备军,形成两级配置。

  虽说国朝有两大垦建兵团以及蓝田大营,但细数下来,所有的武装力量,都不适合对地方进行监控。即便是负责地方的守备军,也最多监控县邑,难以做到对乡里间的掌控。

  陛下的意思,不出意外,应该就是想要构建一种新的军事力量,用新田制保证这些人的忠诚,用这些人维护新田制的运行。

  “前朝有良家子,国朝先前也有子弟兵一说,甚至当年与鲜卑大战,组建了数目不少的子弟师。皆出自乡里,或可复之。”

  徐荣思忖了片刻,便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在乡里组建武装力量,自己没有太多头绪。只能借鉴先前出现过的特殊武备力量,来表达见解。

  徐荣的回答,让高诚很满意。

  自己中意虚荣的就是这一点,只要自己下定决心,他徐荣都会义无反顾的支持自己。

  “朕出身良家子,子弟兵的概念,也是朕最先提出来。但两者,都不符合朕现在的想法。朕要的是他们不仅能够保证地方分田成果,更要在战时,充当补充兵员,后备军团,守卫地方的职责。”

  说完,高诚继续看着徐荣。

  这让徐荣有些不解,自己听倒是听的明白了,可脑子里一时间委实没有头绪啊。

  照陛下的意思,组建起这些军事力量的话,那守备和蓝田大营存在的意义几乎就没有了啊。

  “臣不解,还请陛下解惑。”

  不明白就问,徐荣也不想没事多说话,万一没点到点子上,总归会有些尴尬。

  高诚莞尔一笑,言道:“类似于屯田兵,忙时务农,闲暇操练。平时,靖卫乡里。战时,从军征战。朕曰其为民兵,自受田口户中选拔青壮!州、郡、县、乡、亭、村,全面构建民兵体系。”

  “这……与更正卒制,似无所差啊?”

  徐荣怔了下,抬头道了句。

  随后,突然想起,似乎国朝压根就没有更正卒一说啊。立国之前,国朝的军队,都是跟着陛下东征西讨的关凉兵。立国后,他们这些魏国兵也加入周国后,国朝除了补充作战所损外,也只有临时组建部曲时,才会征召壮勇。

  军制改革后,国朝主要都是募招兵,每月钱粮给足,常年从军。包括地方守备军,也是如此。而且,边境关防有主战军,顶多就是边地县邑征召民夫,协助守备。戍役,也无此说。

  徐荣嘴角一苦,再想起日益荒废的徭役制度……

  “陛下英明!”

  看着徐荣那多变的面色,高诚也扬起了笑意。

  募兵制和征兵制哪个好,谁也说不清楚!

  但无论如何,没有后备兵役的制度都不是好制度。此外,均田制都有了,府兵制也得搞出来啊。

  当然,此府兵非彼府兵。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