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9章 汉中事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部兵马支援陆浑关,出楚军之侧,袭新城。此地乃是楚军屯粮之所,尔二人可明其要?”

  杨秋与赵衢齐齐上前,端望着高诚手指所指的新城。随后,抬首端礼,应道:“大王放心,末将等必不负大王厚望!”

  两人现在完全明白自己任务的关键,一如大周,楚国征调兵马近十五万,民夫数十万,粮草必然囤积如山。若是一把火焚个干净,楚军必败无疑。

  “好!此战关键,便在汝二人之身!”

  高诚凝视着两人,激励一句后,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紧接着,再看向李式,言道:“李式,汝率本部精骑,前往宜阳,直袭伊阙,断楚军救援新城之道。”

  “末将遵命!”

  李式拱手应下。

  “尔等且先赶往其地,听候孤之将令,无令不得擅动!”

  “末将遵命!”

  几人再度拱手应诺,随后纷纷退去,安排三军驻营一事。

  次日,李式、赵衢、杨秋三人各率本部兵马,赶往宜阳县及陆浑关。

  从崤函北道前往崤函南道,只有一条山路,沿途百余里更无一村落。说起来,这条道路根本不适合大军通行。

  路窄林密,险峻非常。

  只是,李式、赵衢等人来援时,便是行的崤函北道。总不可能让他们再折回弘农,改为南道吧。如此的话,浪费的时间,委实太多。

  说起来,崤函南道才是整个崤函古道使用频率最高的道路。因为雒水直抵卢氏,再折之北上,便可到达弘农郡治弘农县。

  沿途道路比起崤函北道,要好上许多。

  但偏偏伊阙关丢了,楚军进抵洛阳脚下,兵临雒水。兵马再从崤函南道走,那就去直挺挺的跑到楚军大营外,岂不是送上门让人家撸。

  历史上潼关的建立,也是因为如此。函谷关扼守崤函北道,而崤函南道却只有一个伊阙关在侧遮掩。陆浑关的作用则是阻挡敌军,自东南北入崤函南道。

  当然,关是关,隘是隘。

  崤函南道无法建立大型关城扼守通道,但沿途依旧如函谷、武关等道一样,拥有不少险隘。只是不能囤积大量兵马,作用显得聊胜于无。

  李式等人步上行途,当天夜间,自函谷关发往洛阳数名信骑。同时,还有信骑前去追赶李式。

  唯独没有快骑,去往赵衢、杨秋军中。

  去往洛阳的信使,也是绕道邙山,欲避开楚军斥候,进入洛阳城内。

  汉中,南郑。

  自巴郡调来的两万賨兵,即板楯蛮兵。进入钖县城外,与早已抵达的汉中各地兵马,同驻一营。

  汉中王张鲁之弟张卫,以镇东将军职,统帅三军,督汉中战事。讨逆将军杨昂、讨寇将军杨任、扬威将军杨柏、振威将军昌奇四员汉中大将,悉数听命于张卫帐下。

  除此之外,便是賨人统领朴胡、杜濩二人。不过,由于板楯蛮十年前大败于周王手中,两人并未授有周国官职。而是接受的汉中王张鲁官职,一为抚蛮校尉,以为安蛮校尉。

  接受周国官员,这一点汉中上下几乎无人反对。毕竟自家老大都接下周王的封王敕诏,他们也只能随之大流。

  好在周王给的报酬很好,汉中一应官员几乎无有异议。在加上周王也未要求汉中兵马更以军制,自是还可以再享受几年。

  想那魏国并入周国时,军中一应大将,不也都与他们一样,封个杂号将军嘛。但人家质量,可就比汉中这帮人强太多了。

  汉中大将也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有过多要求。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张鲁的汉中王,以及张卫的镇东将军。

  有此为依靠,日后汉中并入大周,众人起码也能再升个一官半职。

  汉中兵马云集的消息,也快马从南阳宛城,向洛阳传递。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