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3章 东进高奴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员来充当底层官吏。

  先前大周科举还没开始,汉中王就已经派了几十人,来此招揽落考学子,补充各县官吏的匮乏。不止如此,凉州也上书希望国朝调派一批学子,补充地方官吏,以加强县邑治理。

  所以,别看很多人落考了,但正赶上国朝缺乏大量基层吏员,很多人一样有机会。

  当然,更多的还是不甘放弃的人。

  毕竟,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两者未来成就的差距,还是非常大。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全国升学射策,外加科举,就此落下帷幕。而关中各大家族手中的私兵,也几乎悉数上交国有,编入周瑜所部。

  废佃户,倒还没有开始进行。

  对于世家而言,私兵有没有无所谓。反正他们只要没有造反的心思,要私兵也无甚大用处,保留个几十人看家护院足够了。

  佃户不同,不少的世家还是把佃户看的非常重,想要废除佃户制度,肯定要给予世家、豪强一些补偿,轻易急不得。

  不过,弘农杨氏、京兆杜氏等十几个世家,却是抢先一步,奉上所属佃户,重划户籍。

  八千多户,近六万口。

  这结果,让国相府及少府卿看的大流口水。

  仅是十几个世家,就有八千多户,那整个关中地区,岂不是得个四五万户,那就是二十万余口。须知目前国朝在册的民户、军户加载一起也不过六十多万户,不足四百万口啊!

  佃户所用的耕田,自然是还是自己的。普通百姓依附世家,并非是将所有的土地都售卖给了世家。

  比如弘农杨氏,为了自家的名声,没有收一亩耕田。佃户有所急用,杨氏也不介意出点小钱,救人之急。而还钱自然也就得等到丰年,佃户或用谷栗,或售粮得钱,来偿还欠下的债款。

  当然,天下所有的世家和豪强,肯定都不会如同杨氏这般财大气粗,宅心仁厚。

  但好在这些人多多少少还是要顾及自家的名声,没有作出天怒人怨之举。真正对百姓危害最大的反而是那些恶吏以及乡里恶霸,这也是百姓依附世家豪强的一大原因。成为人家的佃户,那些恶犬,自是不敢再咬上自己。

  针对于这一点,高诚也没有什么好的法子来解决。大周还需要这些底层的吏员,哪怕明知道他们做了不少坏事,但为了保证国家的运行,只能静候。

  等到下次科举,有了充足了后备吏员,也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撤换了。

  国朝今岁的各项政令,进行的还算顺利,其中些许波澜,也未造成什么影响。而韦端在一连三日,派出百余心腹出走四方后,如今也突然静了下来,不再有丝毫异动。

  西北广袤的原野之上,荒草丛生,苍茫一片。

  西北风吹,冷意慑骨。

  而在这般天气之下,一支庞大的骑兵,却在冒着寒风,急速驰骋。

  三个骑兵集群,分散而进。

  再有山谷时而作阻,显得漫山遍野都是骑兵纵横,旌旗飘荡。

  “报~!”

  一声长呼,信骑从南面,奔至伫于山坡之上的军旗。

  军旗之下,一群甲胄鲜明的将校,正在指着前方地势,一言一语的定下今日部署。

  信骑策马上坡。

  “启禀军将,前将军密信!”

  信骑将斥候交给身前的不过二十六岁的军将,恭恭敬敬的退后肃立在一旁。

  军将周围众人,也纷纷挪布,腾出空间。

  张任撕开封泥,拿出其中信纸,端阅起来。逐渐骤起的眉头,显示着其心中的疑虑。

  “传令下去,东向高奴!”

  看完书信,张任折了一下塞入怀中,回头冲着身后诸将下令道。

  “诺!”

  高奴?

  去那里又作甚,不是说要声东击西,打鲜卑人一个措手不及吗?

  难道是匈奴人又来犯境?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