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9章 全部买下_带着警花闯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当战乱频仍的年代,粮价都会一个劲地往上猛涨。这其中既有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原因,也有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但在刘欣治下的区域,却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因为在刘欣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各地的农田大多被收归官府所有,除了税收,租子也是交到当地官府的。因此每年收获的大部分粮食,实际上并没有落入那些士族大户的手里,而是进入了官府的粮仓。另一方面,刘欣一直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培育粮种,使得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就拿小麦为例。过去,大汉的小麦主产区是在袁绍控制下的河北,单产大约在两百斤左右。而现在的南阳,小麦的单产已经达到了三百斤。不仅如此,在荆南一带,水稻的产量已经远远超过小麦,单产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五百斤。

  正是有了充实的粮仓作保证,刘欣才能底气让官府确定统一的粮食购销价格,令市面上的粮价保持在二十钱左右。不过这样一来,刘欣统治下的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粮食就产生了一个不小的价差,走私粮食的事情也就时有发生。

  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的买卖当然会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想要大规模走私粮食是不可能的,而要保证曹操和袁绍进行长期对抗的需要,刘欣就必须扩大粮食走私的规模,所以需要动用一些隐秘的力量。刘欣很快便写了一封回信,让沮授全权负责这件事。在信中,刘欣还交代沮授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从濮阳救一个人回来。

  曹操和袁绍已经开战,刘欣再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地处理西域的事务了。于是,一行人离开了武威,迤逦西行,经张掖、酒泉、敦煌诸郡,终于抵达了玉门关。

  玉门关和南面的阳关是通往西域的两条必由之路,关外便是茫茫戈壁。曾几何时,这里驼铃悠悠,东来西往的商队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而如今,站在关城上四面望去,除了遍布的沼泽,纵横的沟壑,挺拔的胡杨,关外已经看不见一个人影。

  刘欣想到自己此番西域之行,就要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使门关恢复往日的繁华,就不禁感到一阵自豪,忍不住诗兴大发,浅吟低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这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当然是刘欣“剽窃”来的,但他只念了前半首便念不下去了,因为下面两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显然和现在的景象并不相合。

  贾诩正一脸虔诚地凝神静听,却没了下文,不免有些遗憾地说道:“属下早就听说主公的文采举世无双,今日能够亲耳听到主公的吟唱,实慰生平所愿,只是主公这首诗……”

  刘欣摆了摆手,正色说道:“大业未竟,刘某哪有什么闲情逸致啊!时候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