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9章 服从安排_带着警花闯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孙的兵马还没有冲到一半,汉军的弓箭就射了过来,毫无准备的乌孙士兵当场就仆倒一大片。如此犀利的弓箭,乌孙人还是第一次碰到,他们虽然也精于骑射,但其中的大多数人本来就只是些普通牧民,顿时胆怯起来,畏缩不前,有人甚至开始向后退却。

  负责统领这支兵马的是乌孙国王星糜元的妻弟百豹,此人性情暴躁,并无领兵之能。看到自己的士兵开始后退,他不知道想个对策,却下令亲兵对后退者格杀勿论。

  这群亲兵跟他们的主人也是一个德性,得到这个命令,顿时嗷嗷叫着冲了上去,对待自己的同袍毫不留情,转眼间便砍翻了几十人。不过,这一招还真奏效,攻城部队的颓势止住了,士兵们再次蜂拥而上。只是要塞前面的空间并不开阔,再多的兵力也施展不开,乌孙士兵几乎是踏着同伴的尸体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终于,攻城部队在付出了近万条人命以后冲到了城下,十多只长梯架在要塞的城墙上,士兵们攀援而上。忽然,从城头上射下无数铁矢。这些铁矢比刚才的箭雨还要密集得多,而最可怕的是,这些铁矢几乎没有停顿的时候,一波连着一波,射得城下的乌孙士兵连头都抬不起来。只片刻的功夫,冲到要塞跟前的三千多名乌孙士兵便全部阵亡,甚至都没有一个人来得及摸一下城头。

  其实,感到震惊的不止是乌孙的攻城部队,守城的汉军也同样被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惊呆了。

  这是前天刚刚从长安城运过来的新式连弩。马芸知道黄月英发明出了连弩以后,立即将她请到了研究院,召集马钧和一干能工巧匠对连弩加以改进,扩大了箭匣的容量,将装填的铁矢由最初的三支增加到了十支。

  然后马芸又提出建议,让他们试验一下,可不可以将箭匣设计成方便拆卸安装的。研究院现在几乎汇集了全大汉再顶尖的技术力量和各类工匠,黄月英聪明绝顶,马钧精于机械,经过连续三天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满足马芸要求的新式连弩。

  新式连弩一共分为两种,大一点的需双手持握,小一点的只要单手就可以了。这两种连弩都配有一个可以装填十支铁矢的箭匣,而且这种箭匣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拆卸和安装,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有效射程和铁矢的大小。大号连弩射程在一百步以内,小号连弩的射程只有二十步。这就有点类似于后世步枪与手枪的区别,而箭匣则相当于后世的弹夹。

  连弩最终设计成这样,当然离不开马芸的创意。不过,这中间更多的则凝聚了黄月英、马钧和研究院上百名技师、工匠们的智慧,否则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研制成功。

  大汉研究院的生产早已经实现了标准化,连弩的每一个部件的误差都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