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8章 不择手段_带着警花闯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在边境的魏延接到报告,十分震惊。高句丽在他眼中不过是个弹丸小国,居然敢公然对抗大汉。但是因为在处理河北士族的事情中受到了马芸的斥责,这一次魏延不敢自专,派人将这里的情况飞马报往长安。

  马芸对这样的结果也是始料不及,再次在偏殿召集群臣计议。早有亲卫挂起一幅大地图,摆开一个大沙盘,这些都是外情处和研究院的杰作。群臣围在地图和沙盘四周啧啧称奇,但对于是否出兵讨伐高句丽却议论纷纷。

  有人主张坚决贯彻刘欣“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方针,兴师问罪,也有人担忧大汉四处用兵,国力、民力皆将不堪重负,还是应该以安抚为上。

  马芸知道,高丽虽小,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历史上,杨广三征高丽皆落得大败,就连号称一代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铩羽而归。

  不过,看到这幅地图,马芸却有了信心。此时的高丽尚未统一,高句丽与后世的高丽也不是一个国家。不趁现在用兵,等他们将来慢慢壮大,终成大患,不由摆了摆手,制止住群臣的议论,说道:“高句丽收容大汉叛逆,擅杀大汉使臣,若不讨伐,我大汉颜面何存?又何以服众?”

  田丰拱手说道:“启禀娘娘,高句丽冒犯天威,理当问罪!只是如今我大汉已经同时在大秦、乌孙、贵霜三处用兵,此时再出兵讨伐高句丽,恐怕力有未逮,也有穷兵之嫌。”

  这些年,大汉虽然日渐富裕,但对内对外征战不断,始终没有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打仗是一件极其费钱的事情,每天损耗的粮饷不计其数,还有伤亡将士和家属的抚恤,这些最终都是要由老百姓来承担的。久而久之,百姓们将不堪重负,难免要激起民变。

  在这方面,后世的隋炀帝杨广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他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西征吐谷浑,三伐高丽,可谓文治武功,旷古夺今。然而,终因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马芸来自后世,当然明白这些道理,也理解田丰的担忧。但她更知道,现在天下初定,正需要对内示柔,对外强硬来凝聚人心。此时如果不讨伐高句丽,不仅会受到高句丽人的轻视,还会让百姓误认为朝廷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有多困难,这一仗也必须要打。

  但是,田丰和其他一些大臣的担忧也值得重视。马芸沉吟半晌,忽然说道:“打不打,咱们还是听听天下百姓的意见。元皓先生,你写一篇檄文,将此次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记载清楚,刊登在大汉快报上,看看百姓的反应再作定夺!”

  如果刘欣在这里,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出兵,但是马芸心思更细腻一些,她想先利用舆论的力量,争取百姓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