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7章 初见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龙寺。

  每天寺里转转,见佛烧香,也和僧人们聊聊天,有时遇到一些不错的香客也会聊聊。

  转眼就到了第三天。

  十月初九。

  张超望穿秋水,终于等到了崔十三娘。

  崔十三娘出门前,已经向崔善福禀报过,崔家家规严格,没有出仕的子弟和未嫁的女子,是不得随意出门的,出门必须得请示批准。

  崔十三娘最近和王氏闹的很僵,崔善福也有些不喜欢十三娘,觉得这姑娘不懂事。马上都要嫁到张家去了,那张家也是个有钱的,你还老惦记着家里的嫁妆做什么。

  不知道家里也挺辛苦的,好多老家底都没了。家里儿子多,女儿也多,都到了差不多婚嫁的年龄了,儿子得出娉礼,女儿得出嫁妆。

  给儿子娶亲,准备大笔娉礼,虽然媳妇娶过门也带来很多嫁妆,可是习俗惯例,媳妇的嫁妆是属于她自己的私人财产,连丈夫都无权动用的,这笔嫁妆是等将来给她儿子娶亲和给女儿出嫁做陪嫁用的。

  说白了,给儿子娶亲,特别是门第婚,得花费至少百万,但媳妇的陪嫁不管有多少,他却都用不了。而嫁女儿,又得准备起码数十万的陪嫁,女婿家给的娉礼,最后差不多都是给女儿添置嫁妆的。

  总之,就算是崔氏这样的大户高门,娶媳妇嫁女儿,也是得花费很大的。

  崔善福本身不是崔氏大宗,他迁到京城后等于就从郑州房第五支分出来了,家业都靠自己置办。经历战乱,家底子其实很薄,要不然也不会卖婚了。

  郑氏和王氏先后上门,都带了不少的嫁妆过来,都是帮着补贴家用的。现在女儿要出嫁,要把郑氏的嫁妆全带走,崔善福舍不得,王氏更不愿意。

  闹到现在,王氏已经跟他说了,郑氏的嫁妆一定得留下,而且不会给十三娘准备嫁妆。

  用王氏的话说,张家不过寒门小户,不给嫁妆他们也不能怎么样。

  不过这几天崔善福却有些犹豫了。

  张三郎一张曲辕犁就给张铁枪挣了个男爵,还给自己得了个勋官。想他崔善福,名门世族子弟,倒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爵位呢。

  他觉得以前还真小看了张家。

  女儿要去上香,崔善福想想便还是答应了,也许以后跟女婿那边还得多来往呢。

  崔家的马车一到山门,张超就收到了通知,栓子已经在这里蹲了三天了。

  柱子和栓子成功接头,两人现在是张超和崔十三的联络人,熟悉的很。

  崔莺莺先去大殿拜佛烧香。

  然后栓子告诉红线,说张超在竹月轩等她。

  竹月轩是青龙寺一角,那里比较幽静,经过樱花长廊就到了这里,因为张超跟僧人打点过,因此这里暂时就不会有人来打扰。

  崔十三娘把仆妇们留在前边休息,然后只带着红线来到竹月轩。

  冬日里一片青翠的竹林下,张超已经把那座小亭子做了些工作,有布幔围住挡风,还烧了炭炉子,桌上还准备好了茶和一些点心。

  崔十三娘缓步过来,张超起身迎接。

  她似乎有些紧张,没有上次在崔府时那么的洒脱。

  “还以为你不来了,我都望穿秋水了。”张超为她拉开椅子,微笑着说道。

  推书:《山寨大唐日常》:种种田、泡泡妞,没事带着几个狗腿子逛逛青楼、调戏调戏良家,这就是尚涛的日常……(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