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两百八十七节 丞相点兵(1)_我要做门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城里的先生们瞧上眼,将来好考到长安的太学去,给俺和祖宗也长长脸……”

  “一天到晚,尽想着赚钱,赚钱!”

  “钱再多有个屁用!”

  “俺当年在丞相麾下效命,杀的家訾百万、千万的富豪不知道多少!”

  “你怎就不和你弟弟学学?”韩阿大说着,就看向在自己身侧的幼子韩奉,那个看上去高大魁梧的年轻人,这是他最喜欢的儿子,也是他全部希望的寄托了。

  韩奉今年十八岁,已经生得足有七尺三寸高,虎背熊腰。

  更为难得的是,骑**湛,弓马娴熟,还能读书识字,会写会算。

  和长子韩献一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大人!”韩献听着,立刻就不服了:“钱怎么就没用了?”

  “这些年来,要不是俺操持着,二郎哪来的钱练习武艺,读书识字?”

  “再说了,二郎武艺是精湛,但也没见他选上鹰扬啊!”

  “武艺哪有钱来的实在……”

  韩阿大听着,立刻火冒三丈:“今年没选上,明年就选不上吗?”

  “你这不肖子,居然诅咒你弟弟!”

  说着就要论起烟筒,敲死这个长子。

  韩奉连忙上前拉住父亲,韩献更是立刻跑出了十几步远,一边跑他还一边说道:“大人,就算二郎选上鹰扬了,又能怎样?”

  “现在天下承平,丞相的鹰扬旅已经无用武之地!”

  “二郎选上了,也不过是服役几年,然后回来和俺一起孝顺您老人家……”

  韩阿大听着,无力的叹息了一声。

  尽管他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曾经天下无敌,纵横万里的鹰扬旅,如今虽然依旧强大,依旧是丞相镇压天下的基石。

  但,这柄宝刀,却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从漠南到漠北,自西域至交趾,大汉王师,所向睥睨。

  很多时候,一个地方官带上几百乡兵,就可以灭国破城,根本不需要用到鹰扬旅。

  然而,就在此刻,村外的道路上,一个背上插着令旗的骑兵,疾驰而来。

  韩阿大认得,那是归宁镇督邮的传令兵。

  “安义村里正何在?”这传令兵骑在马上,俯视着在茄子地里的众人。

  “老朽韩阿大见过上使!”韩阿大立刻起身上前问道:“未知上使此来是?”

  “奉丞相令!”马上的传令兵严肃的对韩阿大道:“征调归宁义从!”

  “凡归宁村户,户出一丁,自备弓马、仆从,限于本月十九,至漠南都护府报到!”

  说着,他就从怀里取出一份公文,交给韩阿大:“请里正尽快通知全村丁口,不可贻误,否则都护府军法从事!”

  韩阿大接过公文,他认不得字,但识得公文上鲜红的都护府官印,顿时就喜得眉毛胡子都扬了起来。

  “丞相点兵!丞相点兵!”他激动万分,时隔十年,丞相终于想起了他忠勇的归宁义从了吗?

  韩阿大立刻就对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吼了起来:“快扶俺回村!”

  “咱们村中儿郎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归宁人,过去是乌恒的呼奢部。

  但鶄泽战役后,这些被丞相拯救的乌恒人发誓与过去一刀两断,再不承认自己的乌恒人身份,转而以归宁人自称。

  自那之后,第一代的归宁义从,追随在丞相麾下,南征北战,打下了赫赫声名,打出了三个列侯,十五个校尉,二十八个封君!

  而归宁人的总户口,到今天也不过一万多户而已!

  以至于,哪怕最排外的儒家学者,也不得不承认:归宁之忠勇,甚于中国!

  由之,归宁的户籍,哪怕是在内郡,在长安也是不受歧视的。

  他们被认为是真正的诸夏贵胄一员——比他们的亲戚们,不知道高了多少!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