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延潮继续北行,到了十一月末时即快到了平湖。

  对于潘季驯林延潮是心存感激的。

  特别是潘季驯,除了申时行,就属潘季驯对林延潮的官途上提携得最多了。

  当年能从归德那犄角旮旯的地方调回京里,以及这一次复出任礼部尚书,全仰仗于潘季驯不惜余力地保荐。

  更令林延潮感激的是,潘季驯举荐自己没有半点私心。他潘季驯在任时,不贪财不求权不结党,更没有听说过为自己子孙亲戚谋过什么一官半职的。

  这与申时行不同,申时行退了以后,自己肯定要替他兜着的,这就如同张居正事徐阶一样。

  这是官场规矩。你得罪了皇帝没关系,因为你的官位不是皇帝给的。但对于你的举主就不一样了。

  所以若非朝廷催得甚急,林延潮于情于理都必须动身前往平湖,当面感激潘季驯一番的。

  尽管如此,林延潮也是让陈济川,徐光启二人一并携厚礼拜见潘季驯。

  但出乎意料的是,两人去的,就陈济川一人回来了。

  一听原因,原来是徐光启到潘府上拜见潘季驯后,被潘季驯发觉是个可造之材啊。

  于是潘季驯将徐光启留了下来,说是教导他一段时日。

  林延潮听了此事良久无语,又是同样的套路真是令人防不胜防啊。

  这潘季驯上一次从自己这里挖走黄越,这一次居然又挖走了徐光启!

  此人……此人真是好无耻啊。

  末了,陈济川还和林延潮说潘老还有一份书信给自己。

  这信林延潮不看还好,一看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潘季驯在信里写得什么?

  又是老调重弹,大意是我保举你去任河漕总督,你居然不干跑去任礼部尚书,你对得起老夫这一番栽培之意如此云云。

  林延潮看信后,是很想和潘季驯理论理论。

  不是我不愿任河漕总督,是皇帝不给啊,搞得好像是自己的错一样。你潘季驯是把我当事功型人才来培养,走的是技术官员路线,但朝廷不怎么看,自己现在走得这路线,分明奔着入阁去的,这又有什么办法?

  总而言之,还我徐光启!

  想到这里,林延潮不由幸亏自己没去平湖拜见潘季驯,否则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来。

  船继续沿运河北上然后到了无锡,林延潮座船在此停靠一日。

  却说当年林延潮与顾宪成失和,两边断了往来。

  林延潮在闽中办了鳌峰书院,顾宪成在无锡办了东林书院,二人各自没有通气,不相往来。

  但是这一次林延潮升任礼部尚书,北上路过无锡前,自己于船上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信,托人转交给顾宪成表自己修好之意。

  但是顾宪成却没有回信。

  而今日船到无锡停靠时,除了无锡当地的官员外,也没有出现顾宪成的身影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