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两百八十章 试看来日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知,一个命如纸薄的风尘女子竟然也敢心比天高。”

  楚君说完最后一句话后如释重负一般,泪水滴落,当即向林延潮盈盈一拜:“当初都不敢争,又何况现在已是年华不在,又无徐娘之姿,今日奴家能见部堂大人一面,得赞一句红颜知己,奴家已知这一生没有虚度了。”

  林延潮闻言微微一怔,他此刻忽然想起那林阳寺的梅花。

  龚子楠还与自己约定到了梅季去赏一赏那满山梅花盛开的盛景。

  但是自己要到了约定的时候,却奉诏进京拜礼部尚书了,也不知道那梅花开得如何。

  若是佳人仍在,不知风姿又比那满山梅花如何。

  可是当时自己心底所念唯有仕途,连与龚子楠打声招呼也不曾。

  上一世自己纠缠于感情之事中,而这一世自己忙于仕途,走得太快太急,一路上倒是错过了不少景致。

  想到这里,林延潮心中不免五味乏陈:“楚姑娘尽管在这里弹琴,若是有事,可以随时持我的帖子来府上找我帮忙。”

  留下这句话,林延潮看了一眼这琴馆,然后带着随从们离去。

  却不知楚君依旧下拜,不敢抬头相送。

  从琴馆回来后,林延潮心底的郁闷之气是好一些。

  自己很多事都堆积在心底,这自然不好。

  于是在家里趁着有空他也与自己的老师,同年,同乡来信往来,向他们说了自己的难处与困境。

  大多人都出言宽解了一番,有些则是肺腑之言。林延潮也通过这些良师益友们明白,官场自有他的浮浮沉沉,自己当初声望太隆,名望太盛,故而天下人对他寄予厚望。既是厚望,那么一旦自己达不到,那么遭来的就是抨击。

  眼下自己因为此事而名望受损未必不是好事。既是世人对自己有误解,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沉默以待,而不是如原先那样着急出言反驳。

  朝堂上的事不顺心,那么就在公衙里少待一些,廷议上少说话,由着风头正劲的石星高谈阔论好了。

  而林延潮可以多抽出功夫反求诸己,寻修身之道,同时也多陪陪家人。

  虽说朝堂上有所回避,林延潮仍是按部就班,办着自己的事。他致书山东右布政使郭正域,副总兵楚大江,让他们准备好海船济辽之事。

  而这时候战局也有转机,朝鲜陆上连败,但海上却陆续传来捷报,朝鲜国王向明朝报知在海上屡次大胜倭军,斩首倭寇缴获水师战船无数。

  当时朝廷上有不少人怀疑朝鲜的战绩,怎么陆上被打得这么惨,怎么在海上却赢了这么多战,倭寇从海上来,不是一向擅长海战嘛?

  而林延潮对朝鲜战报却是信之不疑,这必然是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连续取得的玉浦,泗川,闲山岛三次大捷。

  这三战虽没有取得朝鲜西侧的制海权,也没有切段倭军补给线(为李舜臣拒绝),但是却给林延潮的海运济朝之策扫清隐患。

  同时石星派出代表大明的谈判代表沈惟敬,也从平壤赶回京师,他除了向石星他们奏报了倭寇议和的几个条件。

  其中最重要有‘两国通婚,日本天皇迎娶大明公主,两国重新恢复勘合贸易。朝鲜割让四道给日本等等’。

  对于这几个条件,明朝朝廷从天子以下包括百官,都可谓嗤之以鼻,倭寇是一个也别想答应。

  两国通婚那就是和亲,纵观二十四史,唯独大明绝不和亲!

  不过沈惟敬却传来另一个消息,倭寇大将小西行长身旁似有当初林延潮派出出使倭国的行人司行人陈行贵的踪迹。

  听闻一直渺无音信的陈行贵消息,林延潮当然大喜。

  Ps:明日有更。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