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18补给瓶颈_我的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舰队的分舰队。

  可以看到,为了在希格斯地区对抗看守者的进攻,爱兰希尔帝国已经集结了21个主力舰队中的10个,接近整个帝国一半的兵力了。

  事实上,如果计算上随后的增援计划,集结在希格斯地区,或者说集结在战区附近的舰队,已经超过帝国兵力的三分之二了。

  因为,按照帝国参谋部的计划,龙族的第12舰队,精灵族的第14舰队,矮人族的第15舰队,兽人族的第16舰队,魔族的第17舰队都要开往战区,参加接下来的会战。

  这可不是开玩笑,这等于说是把帝国五分之四的军力,集中到了战区。

  从爱兰希尔帝国建国,甚至面对大半个魔法世界,四面八方全线开战的时代,也从未动用过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兵力参战!

  甚至,如果太乙启动,克里斯作为太乙的钥匙,也会抵达前线御驾亲征。到了那个时候,可能爱兰希尔帝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兵力,都会集结在希格斯大区。

  举国之力进行的战略决战,已经在希格斯大区打响,数以亿万计的舰船,汇聚在这片广袤的星域。

  为了支撑起如此庞大的舰队,要建立多少个中转站,要建立多少个宇宙港口,要使用多少宇宙运输飞船,那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这个天文数字可不是夸张的说法,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文数字!多如繁星的运输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穿梭,为了养活上百亿规模的兵力在前线作战。

  每一艘战舰上,都有数千傀儡机器人在工作,有些战舰上甚至拥有上万这样的工作机器人。

  除了这些机器人之外,这些战舰上还有克隆人几百到数百人不等。他们负责机器人无法从事的精密工作,在特殊岗位上为指挥官服务。

  在大型战舰上,还有几十到几百不等数量的自然人,包括各个种族。这些宝贵的高级指挥官们负责指挥战舰,领导克隆人与傀儡机器人。

  一艘艘这样的战舰构成了爱兰希尔帝国的分舰队,一个个这样的分舰队组成了庞大的舰队。

  爱兰希尔帝国那些建造在星球轨道上的星环船坞,不停的生产建造,把一个一个富饶的金属矿藏星球掏空,组装生产出一艘一艘体积巨大的战舰。

  从培养皿中走出来的克隆人,洗干净身体,坐上飞船,被分别运输到这样的崭新的战舰之上。

  然后,经过几小时的测试,这艘战舰就要前往指定星域编队,作为补充舰队赶往前线——因为制造的太多,所以连试航都被简化了。

  而在前线,几乎同一时间,就已经有一艘这样的战舰,被黑色的能量贯穿舰体,爆炸成为漂浮在宇宙中的残骸垃圾。

  这就是战争,看起来宏大无比,实际上残忍万分的宇宙战争。一个人,一个个体,在这样的战争中几乎毫无存在感。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