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6章】 拔毒行动_超级生物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员心里都清楚。热点领域的火红日子已经不长了。

  一旦华夏帝国的核聚变电站开始建成,并网发电,价格居高不下的火力发电厂很快就会被逐渐挤占生存空间,最终进入衰退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煤炭开采企业、火力发电厂的老板似乎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开始为自己准备后路。

  由于华夏帝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最近十五年以来房地产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能源、电力等领域的增长,使得从事和煤炭、热电相关产业的企业和个人赚得盆满钵满。这些年以来,煤老板尤其是来自晋西的煤老板,已经成为了暴发户、土豪的标志性代表之一。

  要说起来商人的嗅觉是最为敏锐的,华夏帝国政府和‘玛卡科技’的联合公告刚刚发布,很多煤炭企业老板就意识到,他们在华夏帝国经济版图上呼风唤雨,攫取巨额财富的好日子可能快要到头了。

  从技术角度分析,更为洁净、成本更低的核聚变发电一旦真的投入运营。污染严重、成本更高的热电就会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再也没有如今风光的日子。

  这些煤老板、热电企业负责人心里都清楚,他们借助华夏帝国经济发展的契机,钻了某些法律的空子,才积攒下了庞大的财富。可以说,每一个资源型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原罪,一些历史积累无疑是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在华夏帝国还要倚重热电产业为帝国经济发展提供庞大电能的时候,这些煤老板身上肯定会拥有各种各样的光环,让他们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巨额财富所带来的各种好处。

  不过,一旦热电在华夏帝国的作用被降低之后,这些充满原罪的煤老板和依附在资源型企业而生存的贪腐分子最害怕的就是秋后算账。

  因此,当核聚变电站的建设规划方案出炉之后,一些嗅觉敏锐的煤老板开始着手转移财产、移民海外。

  在华夏帝国拥有一个让外人看得一头雾水的现象,那就是移民海外!

  抛开过去数百年因为贫困、战争、劳工等因素被迫移民海外的炎黄子孙不提,改革开放之后华夏帝国出现了一股异常庞大的移民潮!

  “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1978年6月23日下午,正在听取水木大学工作汇报的太宗发表了中药讲话,从而启动。了华夏帝国中断了30年的留学之路

  1979年,华夏帝国首次向美利坚帝国派出了50名访问学者,可是,这50个手足失措的年轻学者,连美国大学的门朝哪个方向开都摸不清。这时,大洋彼岸一群华裔学者如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等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联系学校、寻访导师、确定专业……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