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二章 逆涨(1/8)_我的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时候想想,真不如做个纯粹的演员,只需要关心自己演的好不好,票房什么的,随缘吧…

  《风声》当然是好电影。

  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别管什么逻辑,电影是影像的艺术,当你被影像吸引了,被人物感动了,情感就成了最重要的东西,情感足够,烂片也是佳作!

  吕潇然对标的其实去年的《画皮》,同样也是周讯主演,男主角换了,《风声》的票房要是干不过《画皮》,肯定有人说他比不上陈昆…

  ……

  形势其实很好!

  因为《建国大业》很难…

  这种有着政治目的的片子,影评不会单纯评价影片本身,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的争论及站队。

  很巧的,那几年网上全在在讨论皿煮,微博更是第一阵营!

  早期的“大V”身份的确立,往往基于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

  一堆公知、精英占了主流,通过微博,他们的话语权被平移到了网络世界,甚至因为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快而更胜一筹。他们关注的问题,大多关于社会时政;他们提出的观点,即使有争议,也能引起大范围的跟风讨论。

  鼓吹微博改变中国…

  你自己想想,连兴建高铁这种利国利民的事都能被一堆人围攻!

  刘佳玲因为在微博晒出在天安门的合影,写说‘48年…我终于来到了这里!东方红,我心中的太阳!’结果被一群人追着骂——太难听了,就不写了,网易直接讥讽‘48岁的县长夫人梦’…

  《建国大业》是六十周年献礼片…

  你猜这帮人会怎么评论《建国大业》?

  混过网易的都知道,那些年任何新闻都能找到喷国家,喷政府,喷社会的点。

  稍微表达一下爱国情绪,会被一堆喷子追着咬…

  一堆人把《建国大业》的IMDb评分贴了出来,证明这部电影是烂片…

  网上存在一大批恨国党,而且占了主流…

  你想啊,爱国+贼这种词语都能被某些公知发明出来!

  鼓吹什么理性爱国…

  爱国踏马的还要理性?

  回到国庆档,能看的电影不多,除了《建国大业》、《风声》也就田庄状的《狼灾记》…

  《狼灾记》,田大导演磨砺十五年的大作,晦涩难懂,被观众骂上了天,仅仅取得了400万的票房,对一部投资接近4000万的电影来说,这个成绩无疑于惨败。

  这么说吧,整个国庆档,能看的就只有《建国大业》和《风声》…

  前者各种被骂…

  ……

  除了首日成绩有些不满,之后的几天,吕潇然真的觉得《风声》的市场表现蛮好,跑了好几个城市,每个城市的影院,《风声》全都满场了…

  票房回馈也很稳健:首日1460万;次日:1980万;第三天,单日破2000万…

  按照这个趋势来看,两亿票房不成问题…

  那就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