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章 宰相府的瓜子金_大宋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便告辞回官。

  赵匡胤走后,赵普心里就揣上了一个小兔子,狂蹦乱跳,七上八下。他连晚饭也没吃,赶紧派人将金子换装到箱子里面,派人送到三司衙门,说是陛下命吴越国送来的军费。

  但做完这些事,赵普依然心中忐忑不已,将所有人都赶出自己屋子,晚上睡觉都是和衣躺在了床上,他感到恐惧,感到一颗心在悸怖战栗。刚要迷迷瞪瞪地睡去,却突然像双脚踩空,整个身子掉进了万丈深渊,一个激灵惊醒,早已冷汗涔涔。

  对于当今天子的脾气,恐怕再也没有比赵普熟悉的了。

  赵匡胤既热得像一团火,又冷得像一块冰;他那颗心,既柔软得像一捧棉絮,又坚硬得像一块山石。对于言官,对于文士,对于老弱病贫,他极尽呵护,爱怜有加,从不过分加罪,更不无辜枉杀一人,是一个宽厚仁慈的长者。

  可是赵匡胤最憎恨那些贪官污吏、坐赃受贿之徒,一旦现,绝不心慈手软,该杀的杀,该制的制,从不宽恕,简直是个狰狞可怖的严苛之君。

  赵普还清楚地记得,建隆三年,赵匡胤曾专门针对盗赃罪下诏,诏曰:王者禁人为非,莫先于法令;议事以制,必务于哀矜。世属离乱,则纠之以猛;人知耻格,宜济之以宽。窃盗之徒,本非巨蠹,奸生不足,罪抵严科。今条法重于律文,财贿轻于人命,俾宽禁之,庶合旧章。今后犯窃赃满五百贯者处死,其钱以一百贯足为陌,不满者降罪差处。

  窃赃满五百贯即被处死,足见赵匡胤对贪赃枉法的深恶痛绝和惩贪除奸的铁石之心。

  这些年来,许多朝廷官员因贪赃受贿而被无情处死的往事,就像折子戏一样,在赵普的脑海里一幕一幕地闪过。

  建隆二年,商河县令李瑶因为贪污被杖击而死,供奉官李继昭困为盗卖官船被斩弃市。

  建隆三年,员外郎李岳、陈偃,殿直成德钧因为贪贿赃银被一起砍了脑袋;河务官王训等四人,因为以糠土掺杂军粮,从中牟利,被磔于市。

  乾德二年,宗正卿赵励,因贪赃受贿罪,被杖决后削职为民。

  开宝元年,大将石延祚因监仓自盗被斩弃市。

  一件件,一桩桩,开国以来,已有百余名大小官吏和有功之臣因贪赃枉法而人头落地,不管谁来说情,赵匡胤都不稍有姑息。

  想到这些事,赵普心惊胆战,就像突然掉进了冰窟里,只觉得浑身冷。

  他再想起今天下午赵匡胤在引用唐太宗的那段高论,所表现出的激动之色。可见其惩治贪墨、刷新吏治的决心是始终不渝的。

  那十罐瓜子金怎么就恰恰被他撞上了呢?莫非自己真成了那个剖腹藏珠的西域商人,为了金银而丧命?赵匡胤对自己会怎么处置呢?是杀还是逐?但无论如何,自己在天子面前的宠信从此肯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