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零三章 ‘真无’道长_大宋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白,便怀疑过叶尘是否与这‘真无’道士有什么关联。

  不想,今日无意之中居然半路相逢,快三十年了,才见得一面,赵匡胤如何不喜出望外?

  当下侍从们在树荫下摆了一张小几,搬过酒坛,摆上酒碗,又摆上了五六样现成的酒肴。赵匡胤与‘真无’仍是席地而坐,自斟自饮,命侍从们远远地离开他们,赵匡胤要再一次感受一下当年穷愁不得志时朋友们之间那种真正的友谊。

  两个人也不多说话,各自倒了一大碗酒,一口气倒进肚里。再斟一碗,‘真无’正要喝,赵匡胤却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功夫。一别将二十载,道长仙踪何处?”

  ‘真无’随手抓了块干卤鹿脯,放在嘴里咀嚼着,答道:“闲云野鹤,四海为家,哪里有个一定之处。”

  赵匡胤又道:“当年仙长日出谶语,说道‘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后来果然应验。道行高深,可见一斑,朕每思之,都敬服有加。”

  ‘真无’又将那碗酒一饮而尽,哈哈笑道:“真命天子一生所遇,无论吉凶兴废,皆为天数。贫道那时也只能点到为止,不敢泄漏天机。”

  赵匡胤又问道:“朕自登基以来,每以国事为重,朝夕惕怵,如履薄冰。也不知有何失德之处,朝政处置究竟如何,还请仙长赐教。”

  ‘真无’连连摆手道:“贫道乃是山野之人,不问政事,岂敢妄一言朝政。”

  赵匡胤恳切地说道:“正因为仙长乃山野高人,无求于朕,更不惧于朕,说的才是肺腑之言、真知灼见,今日务求不吝赐教。”

  ‘真无’听了这话,脸上的嬉笑之色一时散去,正色说道:“陛下临国十四年,藩镇归化,境内大治,民无冻馁之忧,国有充廪之粮,也算是一代盛世了。朝廷之德政,陛下之仁恩,四海之民颂声不绝,贫道已灌满双耳了。若说有缺失之处,贫道以为,朝廷为政过宽,乃为一失。幽燕仍在化外,不免终为缺憾。”

  赵匡胤听罢,频频点头,十分感激地说道:“仙长针砭时事,真乃一言中的之高见,这也正是朕昼夜忧思之事。朕此生最大的遗憾,便是至今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实现华夏一统。”

  说到这里,赵匡胤想起一事,略一犹豫之后,微微叹口气,小声问道:“请仙长为朕决断一事,不知可否?”

  ‘真无’状似无意看了一眼远处第二辆马车,一声惊疑,失声说道:“那第二辆马车内为何人,身有狐媚邪异之气息,当是祸国殃民之人,陛下切要远离。”

  赵匡胤闻言,不由心中一震,心想花蕊夫人有问题,叶尘早就给自己说过,之所以一直没有动花蕊夫人,一方面是因为他当时听信叶尘所言,不想打草惊蛇。另一方面他心底深处也是舍不得花蕊夫人这个绝世尤物。

  不想如今被这‘真无’道长隔着车厢,未见其面,便看出其‘原型’。

  “这‘真无’道长果然是得道高人。朕所问之事他定能算出。”赵匡胤心中暗忖道。

  两更深夜送上,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