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谏山岭(三)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一早,虎山军倾巢而出,直扑谏山岭。在冬日旷野上,宛若一条火红的长龙,向城外的东方游走。整齐行进的队列里,没有言语的喧哗,只有坚定的步伐。

  亲兵队千夫长杨真,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持着长枪,骑着战马,跟在杨炯后面的不远处。他眼睛有些发愣,直直盯着杨炯背后的那两柄大斧,而且长时间都保持着这个动作。不过,大伙都忙着赶路,其他兄弟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异常。

  杨真是在回想昨日军议的事。作为千夫长,杨真有参加战前军议的资格,而且还就如何攻打永州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大当家竟然很肯定他的看法。

  这让杨真受宠若惊,直到今天,依旧还在回味那种当众被认可的感觉。

  当时,杨真说道,“……我看永州卫是怕咱们虎山军。小的侦察过,谏山岭不时有烟尘冒出,想必是一些士卒在烧柴火弄吃的。这个烟尘,是零星升起的,说明他们是偷偷干的。为什么偷偷干?想必在这之前,那些百户、千户,乃至指挥使是有过禁令的。”

  “那为啥要颁出不许烧柴火的禁令,肯定是怕被咱们发现和盯上。小的就从这里琢磨,永州卫应该是怕咱们的。更何况,他们也就是一个卫,顶破天五六千人,和咱们虎山军比起来,人数的劣势很明显,怕咱们也说得通。”

  “……至于怎么打?我没啥意见,但凭大当家差遣就是。叫我往那里打,我就往哪里打!只是以前打过猎,越是遇到这种胆小的东西,越是要扑上去追,不能让它缓过神来,不然,反而麻烦哩……”

  后来,这番话被大当家单独拎出来,再给大家讲了一遍,并评价道,“平日里治军养兵,有经验可循,但临阵用兵,大多无迹可寻,全靠个人悟性。让大伙畅所欲言,就是要独立思考,相互启发。刚才杨真兄弟讲的,是上心观察,用心思考。”

  “至于对不对,谁也不知道,得在战场上检验过才算数。用兵之妙,存乎一心,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大伙都是带兵用兵的人,不管战绩如何,始终要记得——负责任地定下决心,对胜负和虎山军负责。”

  ……

  永州卫指挥使黄建在赶忙派兵布阵。

  昨日巡营的时候,就发现有一队虎山贼抵近侦察。那些前来的虎山贼,大摇大摆到了谏山岭下,边走边停,还不时指指点点,着实有些嚣张。不过,黄建忍了下来,因为他看到,虎山贼来的是一队骑兵,即便他想做点什么,不仅追不上人家,反而还会暴露己方。

  当然,黄建心里也还隐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万一,虎山贼根本就没发现,永州卫藏在谏子岭呢!

  自世袭军职以来,黄建其实并没有打过仗,一年到头,收租、做买卖倒是忙得很。除了秋收过后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