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9章 心灵净无尘_重生之火凤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被沉淀,无形的杂质变成了有形,而后被剔除的干净。又是一夜断桥、紫雾的朦胧,似乎亘古便存在,似乎历经时空之长河,似乎,那便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永恒。在无限长的尺度、无限小的尺度中,存在着……

  是日上午,暖暖便待在房中不见出来。一直到午饭才出来吃饭,之后就又缩进了房里。直到下午的时候,才是拿着三张纸出来,将纸交给苏婉和苏倚:“小姨,你们看看我写的东西。心里面有些想法,就写下来了,看看我写的怎么样……”

  “嗯,好,我们看看……”

  二人便在炕上一坐,挨着肩一起去看暖暖送来的纸。纸上的字迹密密麻麻,标题乃是“天志之承,正气盈胸”,下面则是正文,写:

  人得一以为大,大得一以为天,承天之志,以为天志。天志浩浩,盈于天下,笼盖四方,以人之一为机理,大之一为根本,亘存于人世之间。人故有天志,生死不能移,是以刀山火海,死不旋踵。子墨子之天志与孟子之浩然正气,所言同一,名谓相异——所谓浩然正气者,以道德、道理为根骨、养料,充塞期间,盈满于胸,故而无畏。是以言“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然,儒、墨二学,何独以墨不畏死,流传千古之名?同样提出了一个理论,只是命名相异,何以区别如此之大?

  ……

  这是一篇对“天志”和“浩然正气”的比较、分析的文章。是暖暖看了巴巴之后,回到家里对自己、自我的一种剖析。

  “天志”和“浩然正气”没有区别——之所以“浩然正气”没有造成“天志”那种令万千人如一人,刀山火海,死不旋踵的悍不畏死。在暖暖看来,这只和儒、墨的思想核心有关,儒讲“仁”——仁便是有等级的,君、臣、父、子、陌生人,彼此的亲疏远近,各有不同。更有亲亲相隐,这就造成了“浩然正气”不那么正,不那么浩然。孟子且不论其人品,至少浩然正气要以道德、道理来养,这一句话是正确的。道德不亏、道理不亏,浩然正气就不亏,不亏就无所畏惧。

  若是道德上有了亏欠、道理上连自己的内心都说服不了:那么,又如何能够做到虽千万人吾往矣呢?

  不能——说到底,是儒家的道理站不住脚。

  连卫道者自己都不那么坚信。

  所以本应该充盈于心胸的浩然正气亏了,就像是一个亏了气的皮球,缺乏了弹起来的力道,一切也都是枉然的。在分别阐述了“天志”和“浩然正气”之后,暖暖便又写到了在酆都时自己的行为,一点一点的剖析,分析自我——分析自己是如何杀死赵倩倩和另一个教唆者的气——正气,描绘那种正气出来时候的状态。当那一股气充塞于心胸的时候,那一种无所畏惧,那一种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