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六一章 移民问题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利益最大化,佃农虽然交租比例很高,但年年都要留下部分粮食供自己使用,经年累月下来也是一笔大数目。恰好南华的机械厂生产出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的播种机和收割机,地主家经营上百上千亩地,播种和秋收一周时间就可以轻松搞定,平日再请几个长工照料一下田地也就足够了,这样那些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便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被地主无情的抛弃。

  “随着可以大量增产的农药、化肥等投入农业生产,再加上政府斥资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农产品逐年增收,大规模种植降低了生产成本,导致粮价大幅下跌,那些自耕农竞争不过规模化种植的地主,大量破产,加速了土地的兼并,并使得矛盾日渐积累,逐步尖锐。整个浙江仅今年便有五百多人失去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流入社会贻害之大难以想象!”

  蒋介石把这些消息在心中消化了好一会儿,才道:“前几天建丰来见我,说现在市面上粮油大豆玉米棉花等物资价格大幅下跌,我还以为抗战胜利后随着供需缓解,通货膨胀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接下来经济和民生会有大幅度好转,谁想到这背后竟然蕴藏如此危机......”

  说到这里,蒋介石越想越心惊,立即叫来唐纵,让政务院副院长张群、财政部长孔祥熙、军事委员会第三处主任陈果夫、教育部长陈立夫、经济部长翁文灏、农林部长沈鸿烈、社会部长谷正纲、粮食部长徐堪等人一起到憩庐来开个会,磋商如何解决此事。

  一小时后,憩庐会议房。

  比利时鲁凡大学毕业,长期在北大、青华等名校任教并先后在北洋、国民政府任职的翁文灏,对于国内外农业的情况比较熟悉,信口拈来:

  “土地的兼并自古有之,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除非我们像共党那样,来个一刀切,没收地主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但这可能吗?现在已经是二十世纪,随着机械的普及,土地的兼并将变得不可避免,其实换个角度,这样的兼并对发展大农业生产有利,可以使得大量农业人口解放出来,投身于工业生产,对促进国家的工业化有利!

  “此外,大农业对于小农业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为什么三十年代初至抗战爆发,江浙地区农户纷纷破产,便在于欧美各国普遍采用机械耕种,由于投入的人工少,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在生产环节比咱们便宜一大半,即便加上流通环节,他们的出售价格也远远低于我们的农产品,导致其竞争具有先天的优势!

  “这还是国外的例子,换到国内,拥有大农业的地主和小农业的农民之间,谁最终将生存下去,显而易见!从长远看,这应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当初英国都有羊吃人的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