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高宗赵构·此花幽独_7.梦粱_柔福帝姬(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继先便不敢再多言。

  此后赵构在刘婉仪处进膳,因心忧边鄙事,久久不举箸。刘婉仪觉得奇怪,便命内侍去打听官家因何烦恼,很快探知刘锜主战之事与王继先之言。翌日见赵构依然深锁愁眉,刘婉仪便也轻叹一声,作善解人意状,说:“刘锜妄传边事,教官家烦恼。”

  赵构闻言抬目,瞥她一眼,不动声色地问:“哦?这事小刘娘子可有良策?”

  刘婉仪见赵构征询自己意见,很是欣喜,只求宽解帝意,连连说朝廷应坚持和议,刘锜主战出于一己私利,不如斩之,所言大抵与王继先的话相似。

  赵构冷面听她说完,才扬手掀翻满桌酒菜,指着她怒问:“你不过是妇人女子,如何得知军政要事?必有人教你欺我!”

  刘婉仪从未见他如此盛怒,跪下请罪,颤栗着吞吞吐吐地道出原委。赵构越发恼怒,将她斥出,赐第别居,永不再召见。并连坐王继先,贬其福州居住,停子孙官。

  韦太后的侍婢杨氏未活到南归后次年元旦。绍兴十二年岁末,杨氏年满六十,韦太后在慈宁宫为其庆生辰,赵构亦赐御酒一壶及金帛若干相贺。杨氏谢恩领受,欣然饮下御酒后当夜便无疾而终,“含笑九泉”。

  赵构此后向太后宫人下旨道:“为太后寿考康宁计,今后慈宁宫中大小事均直接禀告朕,勿与太后商议,以免太后烦心。”

  杨氏既死,韦太后的生活顿时归于沉寂。终日身着素袍独守青灯古佛,不苟言笑,只念佛诵经。虽赵构常命人供进财帛于太后宫,她亦无心去用,节俭度日,所得财帛大多闲置于库中。也极少与宫中人往来,唯准婴茀每日入省。婴茀顺适其意,曾亲手绘一卷《古列女图》,将太后容貌绘于其中,又取《诗序》之义,为太后佛堂匾额题字“贤志”。

  绍兴二十六年十月,尚书右仆射万俟禼上《皇太后回銮事实》。臣下呈书于太后时亦选取大批礼物一并奉上,韦太后悉数退出不受,赵构遂向群臣大赞太后俭德,道:“宫中用不上这许多礼物。皇太后今年七十七岁,而康健如五六十岁,皆因德行感天之故。这等福泽自古帝后都未尝有。”

  韦太后每年生辰赵构都会为她隆重庆祝,并不忘同时宣扬她的年岁高寿。凡见过太后的人都讶异于她远比年龄年轻的容貌,随即不免对她的德行福泽又有一番感慨称颂。

  太后身体也一直较为康健,只是眼睛越来越不好,视物日益模糊,到后来完全失明。见御医对太后目疾束手无策,赵构便在国中遍寻良医。绍兴二十八年,临安守张偁推荐一位善风鉴之术的蜀地道士为太后治病。赵构召其问如何医治,道士答道:“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为则天下治。”赵构听后若有所悟,引他入慈宁宫为太后用其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