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拔乞狸部(四)_重生唐末之归义英雄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队和客人却也是如普通人一样热情和好客的。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容饶,明太祖朱元璋的半句诗来形容他们倒也说得过去。

  暂住的几日里,通过和牧民闲聊,以及和一些收税监使,百夫长等底层官吏的交谈中也逐步了解到了很多这个部落的细节。

  白兰城是吐谷浑国极盛之时的西都,那时吐谷浑人亦农亦牧,国力十分强大。

  吐谷浑可汗以下,设丞相、王、公、仆射、尚书、侍郎、郎中、别驾等官。可汗直接统辖青海湖地区;其余各地由可汗分封的子弟或其它诸族首领管理。

  如今这个拔乞狸部占了此处,却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可以说是已经开了历史倒车,算得上是严重退化了。

  如此宝地,拔乞狸部却经营不善,汗庭直领部落人口只有三四万,控弦之士仅仅万人。

  当然了,就这么点人口,差不多也算是羌中海西之地最大的一个部落了。

  不过跟东边几百里之外的青海湖湟水流域的吐蕃部落相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那里才是青海最富庶的地方,土地肥沃,草原辽阔,可耕可牧,滋养着数十万的吐蕃以及温末等各族民众,轻轻松松地拿出控弦之士十万之众也不是说着玩的。

  那里可不是归义军短期内可以招惹的,这一点自知之明张承奉还是有的。

  不过以后这白兰城却是必须要拿下的,而且还要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翻建起来,作为控扼海西的一个重镇。

  虽然有控弦之士近万,但是张承奉对拔乞狸部的评价并不高,不是因为归义军数次战而胜之,心理上有优势,而是这些日子中自己的亲眼观察。

  首先就是不思振作,从祖父那一代开始到现在都已经四十多年了,拔乞狸部就没什么大的发展,还是只有这几万部众。

  其次就是上层腐朽,纯粹以暴力鱼肉远近大小部落,难以收服人心,关键时刻谁会为其效死力,悉歹部落的悉歹东赞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张承奉最后的结论就是:给自己三千精锐骑兵可轻易灭之。

  只是,张承奉有些为难的是,兼并拔乞狸和其他羌中海西部落之后该如何守住并给归义军提供优秀的战马和骑兵呢?

  迁其民,并其地,杀其首?

  还是

  控制要点,锄强扶弱,募民为兵?

  。。。。。。。。。。。。。。。。。。。。。。。。。。。。

  延末悉大汗帐篷内,地上铺满了上好的波斯地毯,四周树立着树枝飞鸟样的灯树,燃起的牛油大蜡散发出白黄色光亮。

  延末悉大汗正坐在里边正中一张虎皮座椅上,脚下踩着的正是一颗狰狞虎头。延末悉如今已四十多岁,雄壮魁梧,面相凶恶,年轻时生裂虎豹,如今岁月不饶人,双眼微眯间依然射出令人震颤的凶光。

  门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