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零三章 儒门众圣(下)_剑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仲尼第二次见穷天,是将适周前,又问礼所在。”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荀子:“这是穷天的答复。”

  众圣贤都消了气,转过头来看着他。

  “第三次,是在南沛,此时,仲尼已至半百之岁,游历天下,重见穷天,便是唏嘘不已。”

  “又问礼所在。”

  “第四次,是鹿邑,此次之后,穷天西出函谷,自向天界去了。”

  “仲尼一生行礼,知礼,却四问穷天,礼在何处。”

  “是仲尼真的在问礼吗?不是,他在问道。”

  “生死是道,适周是道,颠沛流离也是道,直至最后,鹿邑一见,仲尼知道了礼,也懂得了道。”

  “道是一个很玄的东西,它无形无相却又确实存在,主宰着天地万物运转的规律,我们的儒,礼,也在道之内,天礼正是把礼融入天道之中而产生的。”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

  “是天行有常,在道之中。”

  “现在的儒家……没有道。”

  荀子的话落下,立刻就有人失笑,嘲讽道:“荀子乃当世圣贤,可听听,你说的是什么?你说的,有道,知道,明道的人,那是神中的圣人,穷天也不可近,何况仲尼与我等?”

  荀子不恼:“追根溯源,儒是什么?那本是第一批该知晓道所何在的人。”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是故当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话落,子思开口了。

  “不错,制天命而用之,故而谁得到武王钺,谁就可制约天命为己所用。”

  子思对荀子道:“天下之道,纵然只有一瓢,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获得,荀子的儒,太高了些,君王喜欢听的,只有最后一句。”

  “但君王喜欢的,不是正确的,道不可为他们所掌握。”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礼在我,道在我,天命则在我,我以天命约束我,不为他人所用。”

  “这便是《中庸》!”

  荀子看着他,欲言又止,两人的思想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古人与今人的交锋在此时已经呈现,而程知远在众人不言后,开口了。

  “子思先生说君子之道为中庸,君子的言行更要符合中庸,这是上中庸,是以天命为根本,但子思先生确定符合中庸的标准是什么?”

  子思道:“对我来说,我欲过河,河水大且急,有一根独木桥,我左手拿着一个装水的瓦罐,右手提着一捆沉甸甸的麦子,我两个都不想放下。”

  程知远:“鱼和熊掌岂能兼得?”

  子思:“当然可以,在熊捉住鱼的时候杀掉熊。”

  程知远当时就是一愣。

  子思道:“南华玩的小孩子的把戏而已,那是惠施咄咄逼人才嘲讽他的。”

  “我踩着刀剑想要传道,不想让世俗的刀剑阻挡我,那我便穿上了铁靴子。”

  程知远摇头道:“也是,也是,到底是小孩子般的诡辩,那我也要说一个小孩子赌气的把戏,不知道子思先生能不能解?”

  子思道:“讲吧,我知你素来以诡辩之术著称,倒也看看你这小舌头,比不比得上张仪那厮!”

  程知远行了一礼:“这个故事,您是听过的。”

  子思目光无悲无喜,似乎并不认为程知远能难倒他。

  程知远道:“此题目,为——”

  “两小儿辩日。”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