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产业链(试水推求支持)_大国工业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现在还是90年代,固然还未发展到三味编织以及静电纳米成网技术但是已经在向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靠拢,并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特别是在纺织上更是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预期战略。

  蜀中棉纺厂并不是从事织造,而是主要生产各种类型的纱锭,因为技术含量不高,并且属于半成品工业产品,所以在出口上非常吃亏。

  通过黄贺的理念,秦红军首先想到的就是棉花收购公司。

  如果蜀中棉纺厂能够得到一批棉花收购公司的资料,那么他们就必须要再为棉花的供应而花费不小的代价,从而在源头上就降低了成本。

  毕竟蜀中省并不是大规模棉花原产地,虽然也有不少人种植,但是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与诸如XJ等地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可以说光是这一项就能够为蜀中棉纺厂减轻不少的负担。

  然而事情还不仅仅如此。

  随着国内企业的竞争加大,国外的订单也随之萎靡,那么工厂的生存就变成了他这个厂长最要紧的事情。

  如何能够生存?

  很简单,那就是足够多的订单。

  有了足够多的订单工人才有活干,企业才有效益,才能购买新设备,才能搞科研,才能一如既往的循环下去。

  而资源的整合不仅仅能够给棉纺厂带来原料供应的信息,更能给他们带来需求企业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他们完全可以毛遂自荐,将自己的样品放到对方的办公桌上慢慢谈价格,哪怕一家不成咱们不是还能谈第二家,第三家嘛!

  反正选择的余地多,机会也就更多了。

  秦红军打着黄贺的主意,一边的刘向阳却早已经翻了白眼。

  笑话!

  天大的笑话!

  他这个蜀中省轻工厅的股长还在这儿呢,这老头居然好意思说蜀中省各单位的明细包在他身上,真是关二爷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了。难道老头就不知道轻工厅这边的资料更齐全,查都不用查的!

  不过刘向阳也没跟秦红军一般见识,心里却对黄贺整合资源的事情异常看重,按照他这些年的阅历哪里不知道如果能够早日掌握资源,不说别的,光是蜀中省这一块就不知道能救活多少企业。

  而且如果能够参与进来,对于他刘向阳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资历,要是以后别人说蜀中省的企业发展,刘向阳的名字是必然会被提起的。起码一个支持整合资源就够他牛气一辈子的了。

  想到这儿,刘向阳坐在他宽大的办公椅上深深的喝了口茶,这寒冬腊月的最真特么干,不过一口茶下肚还真舒服。

  当秦红军说完了话,刘向阳才笑道:“秦厂长就不比劳神了,蜀中省的企业资料在轻工厅这边也是有备案的,而且小黄那边早就已经开始入手整理其他地区私企的资料了,你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依我看等小黄这边整理成册,你们也是可以借阅的嘛!你们一个是棉纺厂,另一个是毛毯厂,正好也是兄弟单位,你看看,要是早一点整合指不定你们两家企业早就开始合作了。”

  请收藏:https://m.bxw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